摘要:近日,在江西财经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二班的课堂上,42名小学生在货币长河中穿梭,于拍卖槌声里思辨,用清亮童谣铭刻诚信。这是民进江西财经大学基层委员会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联合江西财大金融学院金穗青年志愿服务队,以“财商教育进课堂”为载体,通过沉浸式互动教学,为青少年
近日,在江西财经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二班的课堂上,42名小学生在货币长河中穿梭,于拍卖槌声里思辨,用清亮童谣铭刻诚信。这是民进江西财经大学基层委员会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联合江西财大金融学院金穗青年志愿服务队,以“财商教育进课堂”为载体,通过沉浸式互动教学,为青少年播撒金融智慧的种子。
青年志愿者以商周贝币为始点,铺设贯穿千年货币史的时空隧道。当数字人民币全息投影与战国刀币拓片在课堂相遇,孩子们指尖划过货币演变的年轮,在“物物交换”角色扮演中顿悟:“原来货币是解决‘我有苹果你想换梨’难题的智慧钥匙!”美元上的富兰克林、欧元桥梁的隐喻,化作打开世界经济之门的密码匙。
“15个课堂币第三次!成交!”拍卖槌声惊破寂静,荧光笔化作微观经济教具。小收藏家们竞价博弈间,价值规律不再是课本铅字:当稀缺的奥特曼卡片拍出“天价”,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象为孩子们涨红的小脸。情景剧《失信的小明》更以戏剧张力撕开诚信本质——当“失信者”被限制高消费的剧情反转,法治意识如春藤般爬上童心的篱墙。
“诚信守则要记牢,一诺千金不能抛!”改编自《声律启蒙》的金融童谣,随清脆击掌声沁入心田。课后,贴满课本扉页的守则化作“成长书签”,某个女孩将“信用积分”概念融入班级借阅制度——这正是此次教学活动追求的“教育迁移”效应。
这场融合“大历史观+微观实践+价值塑造”的启蒙课,彰显民进基层组织深耕教育创新的担当。正如民进江西财经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桂荷发所言,财商教育不是播金种银,而是培育理性思维的三棱镜。
金穗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开发“时空钱币馆”“小小央行行长”等课程,让金融素养教育如樟树般扎根红土地,静待万千幼苗终成栋梁。
来源:民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