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留下企业扎根,Ta们这样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0:34 2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落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充分展示金山巩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发改委、区工商联等单位,推出“优环境 拼招商 抓服务”系列访谈。系列访谈第十期,聚焦高新区社区:产城深度融合,提高“新”引力。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充分展示金山巩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发改委、区工商联等单位,推出“优环境 拼招商 抓服务”系列访谈。系列访谈第十期,聚焦高新区社区:产城深度融合,提高“新”引力。

高新区是一个产城融合的地区,既有园区,又有社区。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社区是后哨与保障。这里既有智造加速度,也有人情烟火气,更有一张张为企业纾困解难、为人才安居乐业的“温情服务网”。

“近年来,我们以宜居宜业擦靓产城融合的幸福底色,着力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推进住房、医疗、交通、商业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社区党工委委员张小阑说。

高新区全力推进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等基础配套建设:莲张线新增多个高新区站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几十家企业签订健康管理合作协议,职工在“家门口”就能预约专家号;教育资源涵盖多所幼儿园及小学中学,今年还将启用“萌芽专车”,接送金水湖区域儿童到镇区上下学。

商业方面,高新区社区围绕“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多层次消费场景——朱行老镇区商圈,三纵三横、热闹非凡;金水湖区域,星巴克、麦当劳、电影院等高品质商业设施一应俱全,满足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

在企业服务上,高新区社区不仅扮演“店小二”的角色,更主动转身为企业的“娘家人”。除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之外,还有“未诉先办、主动谋划”。


高新区社区致力于以党建为引领,搭建跨层级、跨区域、跨领域的沟通平台,推动产业链融合共赢。比如,打造了三个产业集群党委,整合园区产业链,推动“上下楼”向“上下游”的转变;又如,近期在科技农业领域,成立花卉产业联合体,提供从“种植-加工-冷链-智造”的全链式服务,打造了链条共赢的“社区版产业联盟”。

正是这份把产业当主业、把人才当家人的“娘家人”式服务理念,让不少企业在高新区感受到了超出预期的温度和归属。园区企业中科荃银的副总经理王攀表示,之所以最终选择落户高新区,不仅是因为这里具备优越的农业资源条件,更在于交通便捷、科研氛围浓厚、生活配套完善。“一开始我们还担心高新区位置偏远,但实际上这里临近高速,通达性很好,试验田周边就有麦当劳、星巴克、美食一条街,为员工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王攀说。

王攀表示,从初次接洽到试验田、员工宿舍等关键配套全部落实,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尤其是在办公点选择上,他们看中了试验田旁一处环境独立、整洁安静的农服中心。“那里非常适合科研办公,我们一提出意向,社区便主动将原有办公场所腾出,让我们顺利入驻,自己则搬到了其他办公区域。”王攀说,这种高效、体贴的服务举措,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来自高新区的真诚与温暖。

高新区社区不仅关注企业发展的“大事”,更牵挂人才生活的“小事”。2025年,制定了《人才安居租房补贴政策实施方案》,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提供每月500元的租房补贴。以中科荃银为例,超过60%的员工来自外地,该公司正是首批受益者之一。

“社区领导亲自带队上门服务,不仅帮我们系统梳理了市、区两级人才安居政策,形成个性化申报指南,又为我们争取到了12套公租房租赁额度,还叠加了高新区个性化政策,”王攀坦言,“这是实打实的托底。”

不仅如此,为缓解租房难题,高新区多元筹措人才公寓、创新打造闲置农房托管平台,满足单身青年、外地职工、创业新手等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居住需求。高新区红光中心村还将打造人才公寓样板间,提供标准化、酒店式服务,为人才创造“拎包即住”的理想环境。

在解决“住有所居”的同时,高新区也在不断完善职工生活的“软环境”。在园区核心地带,高新区设立了“鑫港湾群团服务站”——全区唯一一家针对园区企业独立实体化运作的群团服务机构。服务站不仅能为企业职工提供党务咨询、职工维权、职工帮扶、职工健康、外来人口登记、计生服务等服务,还提供了学习、娱乐、健身、交流的平台,在凝聚企业职工、助推企业发展、开展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运营以来,鑫港湾群团基层服务站已服务350多家企业,开展2800余场活动,受到了园区职工的欢迎。

“对企业来说,这是‘软环境’,对人才来说,这是‘真归属’。”奥来德公司副总经理轩菱忆介绍,鑫港湾不仅提供政策咨询、劳务服务等基础支持,还常态化开展健康讲座、乐器教学、手工课程等丰富活动,氛围轻松,深受员工欢迎,经常一位难求。鑫港湾的青春活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人才支撑。”

今年,高新区社区围绕“安商稳商”推出十大行动,从护企远航、聚才引智、悦享生活多维度为企业赋能:在企业发展层面,提供政策精准匹配、法律咨询等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在人才引育方面,聚焦人才安居与能力提升,通过人才安居、创业就业培训等举措,为企业注入“智力活水”;在职工生活层面,则通过人文关怀,推出贴心服务,不断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服务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全周期、全过程的。”张小阑说,“高新区社区的目标是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让人才来了愿意留,留下有奔头。”

记者:陈忆文、杨季峰
编辑/责编:干钰琼
审核:陈建军、林堃

来源:上海金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