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俺生产的非遗产品‘黎侯虎’之所以能畅销海外,乡村振兴资金可帮了大忙。这批货将飞往美国、泰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日前,黎城乔老憨家纺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艳波高兴地说。
“俺生产的非遗产品‘黎侯虎’之所以能畅销海外,乡村振兴资金可帮了大忙。这批货将飞往美国、泰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日前,黎城乔老憨家纺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艳波高兴地说。
黎侯虎憨态可掬的形态、色彩鲜明的装扮、简单质朴的工艺,备受人们喜欢。在黎城县,孩子出生时,家里的长辈会亲手缝制一只布老虎,让孩子在布老虎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为了更广泛传承黎侯虎制作技艺,黎城县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为龙头,以乔老憨家纺棉制品有限公司为“链主”,投资3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打造了“黎侯虎”布制品特色产业帮扶基地项目,扶持成立黎城黎侯有礼非遗制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扩大黎侯虎系列产品加工规模,该公司通过“农户+公司”模式,发展了北桂花村“老虎鼻子、耳朵”缝制,赵家山村“老虎尾巴、眼睛”缝制,晋福村“老虎花纹、身子”缝制等11个专业村建设……
走进黎侯镇七里店村李少敏家,正和几个姐妹缝制黎侯虎的她笑着说:“在家缝缝老虎,一边唠嗑一边做工,在家就能赚钱。农忙了还能帮丈夫种种地,啥也不耽搁,钱也没少挣。”
穿过黎侯古城狭长街巷,在青石尽头便可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小梅的门店——黎城黎侯虎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小梅正在绣制黎侯虎,巧手翻飞下,针线穿梭中,一只活灵活现的虎眼睛便呈现在眼前。“黎侯虎外形讲究威猛和憨态,造型粗、短、胖、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有寓意。”李小梅介绍,黎侯虎选用红黄两种面料,代表喜庆和吉祥;四足向外撇,寓意扎地生根;脑袋微微上扬,透着精气神和孩子般的天真可爱。
目前,黎城县已用乡村振兴资金打造了11个缝制黎侯虎专业村,实现了360户困难家庭6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编辑:贾霄星
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