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光与色的大师,能随心所欲的驾驭色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0:28 2

摘要:画幅高10米、宽60米,明快亮眼的大色块将观者带入到五彩斑斓的电气时代,画面将古老的神话故事与现代的工业社会相结合,讴歌着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不断演变,既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接力。巨幅画作的下方,绘制了100多位在世界电力技术发展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充分

他一生都在积极探索自己的风格,从各种流派风格中汲取营养,始于印象派,陷于野兽派,最终归于自己的“杜菲样式”。对于他来说,绘画就像演出,应该带来欢乐。

“杜菲样式”

1937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的电气馆内,一幅名为《电的世界》(又名《电力仙女》)的超大型壁画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劳尔·杜菲《电的世界》现场图

画幅高10米、宽60米,明快亮眼的大色块将观者带入到五彩斑斓的电气时代,画面将古老的神话故事与现代的工业社会相结合,讴歌着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不断演变,既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接力。巨幅画作的下方,绘制了100多位在世界电力技术发展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充分表达了对于这些杰出人物的致敬,场面宏大,对于万国博览会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劳尔·杜菲《电的世界》局部图

劳尔·杜菲《电的世界》局部图

万国博览会结束后,这幅壁画被全部转移至巴黎现代美术馆,并成为了永久展品,而创作这幅巨型壁画的法国艺术家劳尔·杜菲也因此画再度扬名。

人们惊讶于他画面丰富的视觉表现力以及内容上的巧思,而他的创作似乎已经脱离了此前在各种派别间游离的画面表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形状与颜色并未完全吻合,笔触随意慵懒,给人一种轻松美好的感觉,这种风格被人们亲切称为了“杜菲样式”。



从事艺术创作多年,年过半百的杜菲终于在探寻自己风格的漫漫长路上有了归处,《电的世界》正是“杜菲样式”的充分体现,也成为了杜菲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以此为节点,在此之后,“杜菲样式”仍创作了许多可能,而在此之前,杜菲在各个艺术领域的尝试与摸索,都在不断丰富着他的艺术积淀。一路走来,变的是他的多元创作,不变的是他始终坚定地走在寻求自己风格的艺术道路上。

永不停歇的创作

成就“杜菲样式”之前,杜菲在许多流派的风格上都有过尝试和探索,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杜菲一路以来的创作,那应该是他能够从容不迫地接受创作上的种种不甘与变化,以一颗包容的心去大胆尝试,并在其中获得新的成长。



和许多热爱绘画的年轻人一样,杜菲在年轻时也向往进入专业院校学习美术并闯出名堂,然而家庭的压力使得他早早毕业打工,只能在工作之余看看窗外的景色画上几笔自娱。后来有了进入画室学习的机会,他便半工半读开始了专业的美术学习。在军队服役两年后,他带着奖学金去到了向往的巴黎,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深造。

在巴黎的日子里,杜菲辗转于画展和课堂之间,闲暇时刻也会到街头巷尾画一些写生作品,他开始接触印象派,并以一幅《勒阿弗尔的黄昏》在沙龙上获得关注,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画家,这样的起点在当时已经不低。



也许是喜爱新鲜事物的天性使然,野兽派横空出世时,杜菲在画展上大受震撼,果断抛弃了印象派的风格,开始之后几年内在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各种创作实验。然而在各个流派之间反复横跳的他并没有找到归属,在新人辈出的画坛,他似乎也看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十余年的绘画探索让他渐渐接受个人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既然暂时找不到,那就敞开胸怀去做其他的创作性工作,一样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将目光投向了其他艺术领域,去做插画、布料、服装等设计工作,也做室内设计和舞台布景,放下画笔的日子里,他并没有放下对于创作的热爱与追求,依然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并留下了许多对于流行设计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作品。

而那段持续了十多年的商业艺术领域的创作经历,恰好为他后来的“杜菲样式”提供了支撑。当他再度拿起画笔回归绘画时,往日在个人风格上的纠结似乎已经不再是问题。



他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以一种动态的感觉呈现在画面上,流畅的曲线将对象

物一一勾勒,色彩时而隐没其中,时而显现,看起来不像是精心琢磨许久的画面,而是一气呵成的即兴创作。自如的挥洒有赖于他过去多年的艺术沉淀。



杜菲在作画时并非客观再现场景中的人与物,而是重在以个人感受捕捉场景的动感,他将许多细节都做了省略化和单纯化的处理,更加凸显了画面的灵动。这样的创作手法自带一种无拘无束的感受,从视觉上营造一种流动的愉悦感,将观者带入此情此景,感受画中所有生命的活力与喜悦。

杜菲的创作欲望在重回绘画领域后愈发强烈,留下了大量水彩、油画、壁画以及陶艺、挂毯、布料设计的作品,随着他在不同国家的展览以及商业订单的增加,“杜菲样式”以及其中饱满的欢愉情感也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75岁时,杜菲获得了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大奖,获奖不久后,他于家中安然离世。临终前,杜菲向家人诉说他最后一个愿望,那就是打开房间的护窗,再次看看照耀着他每一幅画的太阳。

在他的葬礼上,有人说,“人生的小喜悦已随杜菲而远去了,如果他未曾留下不朽的作品,我们今后或许将不会如此地热爱着天空和大地了。”

杜菲将自己对于生活中点滴小事的热爱倾注于画间,让人不禁觉得,再寻常不过的生活,也是生命乐章中不容忽视的章节。

来源:闽南风俗文化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