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练习室镜子里的汗水还没干透,王怡人用手机直播时哽咽着说出"六年零收入"的瞬间,整个互联网就像被扔进深水炸弹的泳池。
练习室镜子里的汗水还没干透,王怡人用手机直播时哽咽着说出"六年零收入"的瞬间,整个互联网就像被扔进深水炸弹的泳池。
杜华那句"钱还没还清"的回应刚落地,评论区直接炸出满屏问号——好家伙,现在当爱豆都开始搞分期付款了?
甜妹变血包的故事要从韩国选秀节目《PRODUCE48》说起,当年王怡人顶着"在韩务工之光"的称号杀进决赛圈,粉丝砸钱打投的气势恨不得把首尔塔买下来送她出道。
结果六年后的今天,这位女团C位在泡泡上晒出的账单比练习生的体重记录还干净,别说镶钻打歌服了,连地铁卡充值都得找妈妈要钱。
"公司前期投入太大"这套说辞听着耳熟,仔细一品不就是健身房办卡推销话术吗?乐华财报里王一博三个字占掉六成营收,顶流接个商务够买下整个练习生部,可EVERGLOW全球巡演票卖得飞起,4000多万票房愣是填不平成本窟窿。
网友辣评:"搁这儿养蛊呢?拿女团当人形ATM?"
练习生陈昕葳接茬说自己情况更惨的时候,杜华笑得比直播带货的主播还灿烂。
这种"投入越大越光荣"的逻辑看得人头皮发麻,合着签经纪约等于签了张校园贷,出道先背债,红了算中奖。
粉丝扒拉计算器算账的样子像极了帮孩子查高考志愿的老母亲,巡演分成、专辑销量、泡泡订阅费,越算越觉得自家闺女在给公司白打工。
要说最绝的还是那份传说中的经纪合同,白纸黑字写着"独立合作方",直接把劳动法挡在门外。
律师看着都摇头:"这玩意儿签下去,约等于把自己卖进电子厂还要倒贴伙食费。
"难怪有练习生爆料每天伙食费压到十块钱,这哪是追梦,分明是极限求生综艺现场。
对比隔壁时代峰峻的养成系模式,突然觉得小时候追的《变形计》都显得温情脉脉。
人家练习生从十三四岁就开始混脸熟,没出道都能接点推广混个脸熟,出道了更是手握影视综三件套。
反观某些公司搞的"广撒网"策略,活像在菜市场批发西红柿,红的挑走卖高价,绿的直接倒垃圾桶。
看着EVERGLOW那些播放量破千万的MV,突然想起小时候玩的扭蛋机。
公司哐哐往里砸硬币的样子,和咱们当年求爷爷告奶奶要零花钱买扭蛋的模样完美重合。
区别是咱们扭出重复手办顶多哭三天,资本家扭不出SSR就能让打工人白干六年。
追星群里现在流行起新暗号:"今天你回本了吗?"这句话搁爱豆身上是血泪,放公司嘴里是生意。
当王一博的商务报价单在业内疯传的时候,EVERGLOW的姑娘们可能正蹲在待机室分吃一盒炸鸡。
这魔幻现实比任何狗血剧都来得刺激,毕竟编剧都不敢写顶流日赚208万的同时,队友要靠粉丝塞钱才能交房租。
杜华在综艺里笑得越从容,打工人后脖颈就越发凉。
原来所谓"利益共同体"就是风险全给艺人扛,红利先让资本尝。
难怪网友吐槽:"乐华应该改名叫乐捐,毕竟艺人都在用爱发电。
"现在看着那些挤破头想当练习生的年轻人,莫名想起春运抢火车票的盛况——都知道前路艰难,但总有人相信自己是天选之子。
练习室的镜子还在,只是映照出的不再是憧憬舞台的闪亮眼眸,而是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
当梦想被明码标价,我们该用什么来衡量青春的价值?这个问题,可能比打歌舞台的ending pose更难摆。
来源:片片枫叶FF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