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与科技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多以展示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展览展示及文化传媒领域,注重设计艺术与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与虚拟技术、设计艺术与策划管理相结合。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美术艺考类专业,属于设计类范畴,近些年不断有新的大学开设该专业。那么艺术与科技专业是做什么的,哪些大学的专业实力比较强呢?
下面与大家依次分享艺术与科技专业实力强的30所大学,以及艺术与科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大学课程、未来就业方向等。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多以展示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展览展示及文化传媒领域,注重设计艺术与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与虚拟技术、设计艺术与策划管理相结合。
截止目前,我国共有70所左右的高校有开设艺术与科技本科专业,其中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有十几所。
本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双万计划”,以及各校的档次、专业名气等情况综合考量,汇总出我国艺术与科技专业实力较强的30所大学如下:
其中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校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可以说是我国高校中实力比较突出的,这些院校本就是美术设计领域比较有名的大学,学校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也都有其办学特色。
此外有的民办艺术类本科院校开设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也是不差的,培养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应用技能,对得起考生的分数。还有些大学的艺术与科技专业虽然未列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但学校是美术设计领域强校,其专业实力也不会差。
但有些大学既不是双一流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在学校又不被重视,可能会出现课程体系不成熟,学生能学到的技能有限情况,不如报考这些专业强校性价比高。
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课程示例:艺术概论、创意思维方法、视觉传达设计、建筑可视化设计、VR全景展示技术、色彩心理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影像合成、展示空间设计、交互设计等。
很多高校的艺术与科技专业按会展设计方向进行培养,但不同院校的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课程、培养方向可能存在一定区别。
如浙江大学的艺术与科技专业是对原有设计专业方向(视觉传达、数字交互、环境空间、综合艺术)的整合,有信息与交互设计、空间与展示设计、媒介与艺术设计三大专业模块。
浙江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课程示例:信息与交互设计模块主要开设有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可视化、信息编排、用户研究与用户体验等课程;空间与展示设计模块主要开设有环境审美传统与革新、空间数字化营造与创新、现代展示技术与方法、公共空间研究方法等课程;媒介与艺术设计模块主要开设有创意形态学、动画设计、影像设计、艺术装置设计、品牌全案等课程。
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则深耕数字科技介入的人工智能(AI)、数字孪生、虚拟成像(AR/VR/MR)、智能制造、智慧健康设计、可穿戴设备设计、数据可视化、游戏设计、信息交互设计等“艺科融合”设计领域和跨媒介行为感知体验场景产业。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课程示例:系统素描、信息设计、编程语言(Arduino)、设计与制造、媒材与装置、系统设计论、整合设计、体验设计、数据采集实验与应用、科学知识图谱构建、智能服务设计、思辨设计、智能制造、产业专题设计、毕业设计等。
而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则是“数字娱乐方向”,教学主要内容为游戏策划和电子竞技,程序为游戏构建骨架,美术为游戏丰满皮肉和场景,而策划是游戏的灵魂。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课程示例:游戏概论、经典游戏分析、游戏数据分析、赛事策划、赛事管理、赛事导播、游戏叙事、游戏心理学、游戏策划、游戏项目管理、游戏关卡设计与制作、游戏创作等。
由于不同院校的艺术与科技专业培养方向不同,毕业后学生适合的就业方向可能存在一定区别。一般来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有:
进入虚拟现实设计公司、新媒体视觉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从事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效果图设计、交互设计、UI设计、广告设计、会展设计等工作。
进入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用户体验与产品开发部门从事于产品开发、美术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等相关工作。
进入影视动画公司、数字娱乐相关公司、传媒及媒体艺术机构从事于视频制作、游戏制作、场景设计等工作。
总之,艺术与科技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多的,受学校专业培养方向的不同,就业方向存在一定区别,但只要有能力,不怕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来源:文说教育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