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谷雨还有几天,全国多地气温迅速回升,田间地头一片繁忙。但老农们却忧心忡忡——今年极端天气频发,不少地区经历了暴雪和大风,若再不抓紧农时,部分作物可能错过最后的种植窗口,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谷雨还有几天,全国多地气温迅速回升,田间地头一片繁忙。但老农们却忧心忡忡——今年极端天气频发,不少地区经历了暴雪和大风,若再不抓紧农时,部分作物可能错过最后的种植窗口,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谷雨不等人,种晚了真“要命”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农谚流传千年,背后是老祖宗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控。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雨水增多、地温稳定,正是作物生根发芽的黄金期。但今年气候异常,北方多地气温波动大,南方又面临局部暴雨,农民必须“抢天时”,尤其是以下3类作物,一旦错过谷雨,再种就晚了!
第一类:豆科作物——温度不够,种子直接“烂地里”
豆角、芸豆、毛豆、花生……这些豆科作物看着皮实,实则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农常说:“豆子发芽,地温要摸到20度。”谷雨前后,南方和华北地区地温基本达标,但若拖到5月,北方昼夜温差大,种子发芽率直线下降,甚至直接烂在地里。
更关键的是,豆类生长期长,尤其是豇豆、架豆这类爬藤品种,从播种到采收至少需60天。若谷雨后迟迟不种,夏季高温一来,花期遇暴晒,落花落荚成常态,最后只能收一把空藤。
第二类:瓜类作物——晚种一天,少结一茬瓜
黄瓜、西瓜、甜瓜、南瓜……这些“吃热”的瓜类,最怕的就是“冷尾热头”。谷雨期间,全国多数地区地温已稳定在22℃以上,正是瓜苗扎根的好时机。但若拖到5月再种,苗期碰上高温,根系发育不良,后期即便勉强挂果,也容易畸形、裂瓜,卖不上价。
老农经验:“西瓜种晚十天,收成少一半!”瓜类需充足积温,尤其是西瓜,从坐果到成熟需25-30天,若播种太晚,成熟期撞上雨季,糖分积累不足,口感大打折扣,甚至烂在田里。
第三类:茄果类蔬菜——移栽迟了,苗子“光长个不结果”
西红柿、茄子、辣椒这类茄果作物,看似四季可种,实则讲究“苗龄”。谷雨前后移栽的秧苗,根系健壮,能快速适应大田环境,5月就能开花坐果。但若拖到立夏(5月初)再移栽,高温强光下,秧苗易徒长,茎叶旺而根系弱,结果期推迟,产量直接“腰斩”。
更危险的是,晚栽的茄果类容易遭遇“伏蚜”。5月中下旬气温飙升,蚜虫、粉虱爆发,若苗子还没长壮,农药一打就伤根,不打则虫啃叶果,陷入两难。
老农支招:谷雨种植,牢记“三看”
1. 看地温:播种前拿温度计插土里,10厘米深处稳定15℃以上再下种。
2. 看天气:避开连续阴雨或降温天,雨后抢晴播种,防烂种。
3. 看墒情:土壤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宜。过湿沤根,过干芽不齐。
最后
谷雨一过,农时紧迫。老话讲:“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今年气候特殊,极端天气频发,农民朋友务必抓住谷雨尾巴,该种的抓紧种,该补的及时补。别让“晚种三天,白干一年”的悲剧上演!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