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甘谷县博物馆充分发挥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从陈列展示、实证阐释、社教活动等方面着手,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做实铸牢宣教工作。
近年来,甘谷县博物馆充分发挥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从陈列展示、实证阐释、社教活动等方面着手,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做实铸牢宣教工作。
一是在陈列展示中增加铸牢分量。甘谷县博物馆专题陈列讲述了秦戎交流的民族团结故事,基本陈列中“交流互鉴”等内容也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打造凝聚,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博物馆还特别策划并展出了十个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展板。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彩中华文化。这些展板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
二是在实证阐释中讲好铸牢故事。县博物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博物馆展览展示、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和宣传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心编写讲解词,深入挖掘毛家坪出土文物反映的秦人西迁、民族交融的时代内涵,揭示毛家坪遗址鲜明的地域特征及其作为中华文明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一环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唐三彩凤首壶等文物反映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细微之处,深入挖掘馆藏文物显示的宋元明清各民族交流互鉴的宏大历史画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讲好文物背后的民族团结故事。
三是在社教活动中推动铸牢走心。博物馆在“甘谷县博物馆精品文物图片展”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等“四进”活动中注意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注重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博物馆充分发挥青少年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推进馆校共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课程,推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采取中小学校“体验+展览”模式,结合馆藏文物开展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在社教活动中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以人们喜闻乐见、能够广泛参与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