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的初春,空气里还带着一丝凉意。周大爷,60岁,推开家门,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刚染好的头发,乌黑发亮,让他看起来精神了不少。可最近,他却觉得身体不对劲:小便发黄,像浓茶一样,身上总是没力气,甚至偶尔觉得恶心。他起初没当回事,以为是年纪大了,休息不好。可当症状越
南京的初春,空气里还带着一丝凉意。周大爷,60岁,推开家门,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刚染好的头发,乌黑发亮,让他看起来精神了不少。可最近,他却觉得身体不对劲:小便发黄,像浓茶一样,身上总是没力气,甚至偶尔觉得恶心。他起初没当回事,以为是年纪大了,休息不好。可当症状越来越严重,家人硬拉着他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却让他傻了眼:肝功能严重受损,甚至一度面临肝衰竭!
周大爷的遭遇,源于他多年来的一个习惯——频繁染发。每个月,他都会去理发店或自己买染发剂,把白发染得乌黑发亮。他从没想过,这个看似普通的“美容”行为,竟然差点要了他的命。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常医生,肝病二科主任医师,50岁,接诊了周大爷。常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周大爷,您的肝损伤跟染发剂脱不了干系。染发不是小事,用错了,可能要命!”
今天,让我们跟随常医生的视角,走进染发与肝损伤的健康真相,揭开频繁染发为何成了“隐形杀手”,并学会如何安全染发,守护肝脏健康。
周大爷,60岁,身高1.68米,体重70公斤,退休前是南京一家国企的仓库管理员。退休后,他热衷于打扮自己,尤其是头发。“白头发显老!”周大爷常这么说。他从50岁开始染发,最初是半年一次,后来嫌白发长得快,改成每月一次,甚至偶尔一个月染两次。理发店的染发剂五花八门,他有时图便宜,买些不知名的小品牌自己染,觉得“效果差不多”。
周大爷身体底子不错,平时喜欢散步,偶尔打打太极,饮食也算规律。可近一年来,他开始感到疲乏,食欲下降,甚至偶尔皮肤瘙痒。最明显的,是他的小便颜色变深,从淡黄色变成浓茶色,甚至像酱油。他以为是“上火”或喝水少,拖了几个月没当回事。直到一次体检,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指标异常,黄疸高得吓人,紧急转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才揭开了真相:肝中毒性损伤,与长期频繁染发密切相关。
染发剂,看似普通的美容产品,实则是一场化学反应的大戏。它通过氧化剂和染料,让头发改变颜色,但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常医生解释:“染发剂中的一些成分,比如对苯二胺(PPD)、氨水和重金属,具有潜在毒性。如果频繁使用,可能会通过头皮渗透,进入血液,最终累积在肝脏,引发损伤。”
根据《中华肝病学杂志》研究,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染料可能导致肝细胞毒性,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甚至发展为急性肝损伤。周大爷的案例,正是这种风险的真实写照。
对苯二胺(PPD)是染发剂中最常见的成分,用于固定颜色。但它具有刺激性和潜在毒性,可通过头皮微血管吸收,进入血液,最终在肝脏代谢。
《美国肝病学会杂志》(Hepatology)研究显示,PPD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引发氧化应激,损伤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周大爷每月染发,PPD长期累积,肝脏不堪重负,出现了中毒性肝损伤。一些劣质染发剂含有铅、汞等重金属,超标使用可能引发慢性中毒。
《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指出,重金属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甚至诱发肝纤维化。周大爷常用的廉价染发剂,来路不明,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祸根”。染发时,头皮常被氨水或双氧水刺激,出现微小损伤。这些损伤让化学物质更容易渗透。
《皮肤病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研究显示,头皮屏障受损后,染发剂成分的吸收率可增加2-3倍。周大爷染发频繁,头皮长期处于敏感状态,成了毒素进入的“大门”。某些染发剂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刺激免疫系统,间接损伤肝脏。
《欧洲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报道,化学物质引发的免疫性肝损伤可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时导致肝衰竭。周大爷的黄疸和肝衰竭,正是免疫反应和毒性损伤的叠加结果。周大爷的经历提醒我们,肝损伤并非无声无息。常医生列出了以下常见症状,提示可能与染发相关:
小便发黄: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提示黄疸。皮肤瘙痒:胆红素升高刺激皮肤。乏力厌食:肝功能下降,代谢能力减弱。恶心呕吐:肝脏解毒功能受损,毒素堆积。厌油:消化脂肪能力下降。周大爷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染发越来越普遍,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都热衷于用乌黑的头发“抗衰老”。但常医生指出,很多人对染发的风险缺乏警惕,原因有以下几点:
审美压力:白发被认为“显老”,染发成了“刚需”。信息误导:一些商家宣称染发剂“天然无害”,掩盖潜在毒性。侥幸心理:认为“染了这么多年没事”,忽视长期累积的伤害。监管漏洞:市场上仍有不合格染发剂流入,消费者难以辨别。常医生的感慨:“周大爷爱美的心可以理解,但健康比颜值更重要。染发不是不能染,而是要科学染!”
五要:选择正规产品:购买标有国家化妆品注册号的染发剂,检查成分表,避免含高浓度PPD或重金属。去专业机构:选择有资质的理发店,专业技师操作更安全。控制频率:每年染发不超过3-4次,间隔至少2-3个月。做好皮肤测试:染发前在耳后涂少量染发剂,48小时无过敏反应再使用。观察身体反应:染发后出现小便发黄、乏力等症状,立即停用并就医。五不要:不要用劣质染发剂:来路不明的产品可能重金属超标。不要频繁染发:每月染发会显著增加肝损伤风险。不要忽视头皮状况:头皮有伤口或过敏时,禁止染发。不要自行调配:混合不同品牌染发剂可能产生未知化学反应。不要拖延就医:出现肝损伤症状,及时检查肝功能。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周大爷的黄疸逐渐消退,转氨酶恢复正常,肝功能终于稳定。他在医院接受了护肝治疗、抗氧化治疗和营养支持,饮食上增加了绿叶蔬菜、瘦肉和水果,戒掉了油腻食物。出院时,他拉着常医生的手说:“我以前只想着头发好看,没想到差点把命搭进去。以后再也不乱染了!”
周大爷还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老伙伴们,提醒大家染发要谨慎。他笑着说:“现在头发白点就白点,健康活着比啥都强!”常医生的科普,不仅救回了他的健康,也让他对“美丽”有了新定义。
染发,是现代人追求美丽的常见方式,但周大爷的故事提醒我们:美丽不能以健康为代价。小便发黄、乏力厌食,这些信号都在敲响警钟。无论是60岁的周大爷,还是爱美的你我,安全的染发习惯都是对肝脏的温柔呵护。
正如常医生所说:“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受伤了不会喊疼。染发前多一分谨慎,健康就多一分保障。”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选对染发剂,控制染发频率,用科学的方式追求美丽。健康,才是最好的颜值,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中华肝病学杂志. (2021). 化学物质诱发的肝损伤机制研究.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2). Immune-Mediated Liver Injury from Chemical Agents.
荔枝新闻. (2024). 频繁染发致肝衰竭,南京男子治疗两月后好转.
来源:虞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