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为传统农耕披上科技 “战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6 00:33 2

摘要:智慧农业,也称为精准农业或数字农业,是指利用先进技术、数据驱动的创新实践优化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它涉及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图像、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技术的集成,以提高决策、资源管理和整体农业效率。智慧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监控功

智慧农业,也称为精准农业或数字农业,是指利用先进技术、数据驱动的创新实践优化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它涉及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图像、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技术的集成,以提高决策、资源管理和整体农业效率。智慧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监控功能系统、监测功能系统、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

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进一步耦合,智慧农业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01

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智慧农业行业发展与创新,《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产业政策为智慧农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02

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上游为农业产前环节,包括饲料、化肥、农业机械;中游为智慧农业,可分为智慧种植、智慧林业、智慧畜牧、智慧渔业等;下游为不同应用领域,包括农村电商、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农业金融等。

(一)上游

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农业产前环节,包括饲料、化肥、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所需的基础物资和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1.人工智能

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5784亿元,增速放缓至13.9%,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6384亿元。未来大模型带来的底层技术革新将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增长带来更多存量扩张与增量空间,预计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逼近7000亿元。

2.大数据

伴随着数据产量的高速增长,国内大数据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1.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1.02%,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约2.4万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增至2.83万亿元。

3.物联网

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2023年全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3.35万亿元,同比增长9.84%,2024年市场规模约4.01万亿元。未来,2025年全国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可达4.55万亿元。

4.云计算

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较2022年增长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随着AI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以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曲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18万亿元,2027年将超过2.1万亿元。

5.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中国农业机械市场规模在逐年增长,为智慧农业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持。2023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达5857亿元,同比增长4.38%,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6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6300亿元。

(二)中游

产业链中游是智慧农业的核心部分,包括智慧种植、智慧林业、智慧畜牧、智慧渔业等细分领域。这些领域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作业。

1.智慧农业市场规模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达到约1050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2.智慧农业市场结构

近年来,中国智慧育种、智慧种养、农产品智慧物流、覆盖全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等,不断推动现代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和业态创新由点到线成面,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不断走向战略制高点。目前,智慧农业市场主要以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主,占比分别为36%和31%,植保无人机、智慧养殖、农机自动驾驶占比分别为20%、12%、1%。

3.植保无人机市场

随着高效农业的推进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行业规模快速扩张。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50亿元。

4.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市场

随着智慧农业的战略新兴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产品在2019年后逐渐完成了国产替代,行业随后逐渐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并迅速发展。以购置补贴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达到8.4万套,2023年国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数量达到12.60万套,同比增长50%。

(三)下游

产业链下游主要涉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包括农村电商、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农业金融等应用领域。这些领域通过智慧农业的赋能,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1.农副食品加工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市场之一。2024年中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累计达到52908.3亿元。

2.农村电商

(1)农村网络零售额

近年来,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蓬勃发展,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预计2025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将达到2.6万亿元。

(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出东中西部竞相发展、各类农产品加速覆盖的良好态势,特别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应对三年疫情作出了独特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变革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方式,形成了新的流通模式,已经成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领头羊。预计2025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将达到6472亿元。

03

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前景

1.智能感知技术重构农业生产效率

基于物联网传感器、高光谱成像和无人机巡检的智能监测体系,帮助农业实现从“经验种植”到“数据决策”的跨越。例如,农田墒情监测系统可实时分析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联动智能灌溉设备按需补水,使水肥利用率提升40%以上,同时减少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为绿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2.AI算法模型强化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深度学习驱动的病虫害预警模型、产量预测系统等工具,帮助打通生产端与供应链的数据壁垒。通过整合气象数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信息,AI可自动生成种植计划,指导农户调整播种密度或品种选育,降低滞销风险,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高效衔接。

3.标准化技术输出提升国际农业话语权
中国主导的智慧农业设备接口协议、区块链溯源标准等方案,帮助行业建立技术输出的规范性。例如,在东南亚推广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兼容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特性,通过模块化部署和本地化适配,使中国技术方案成为“一带一路”农业数字化升级的核心选项,增强全球产业链影响力。

来源:酒仙村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