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对《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记者昨天从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上了解到,今年,本市将努力实现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的目标,开放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应用场景,同时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药研制领域形成突破。
本报讯(记者张楠)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对《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记者昨天从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上了解到,今年,本市将努力实现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的目标,开放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应用场景,同时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药研制领域形成突破。
2023年、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5%和7.7%。其中,全国领先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成形,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13.39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61个,居全国首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领全国,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超2400家。此外,全市数字人企业已超2800家。在自动驾驶方面,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平方公里智能化路侧设施覆盖,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数超过3200万公里。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京通”实名个人用户注册数超8000万,移动端累计接入1300余项服务。
今年,本市将努力实现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的目标。本市将加快推动先进网络部署和应用推广,新建5000个以上5G-A基站。建设运营海淀、朝阳、亦庄、京西等公共算力中心,推动全市智能算力供给规模突破4.5万PFlops。在“人工智能”方面,本市将在教育、医疗、文旅等多个方面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开放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应用场景,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药研制领域形成突破,面向制造业重点需求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垂类大模型,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模型提升信用评估、运营管理和资本管理效率。此外,深入落实增值电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政策,支持更多外资企业申请牌照,开展实际业务。
相关
六区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拟命名名单
本报讯(记者张楠)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对《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计划于9月听取审议执法检查报告。记者昨天从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上了解到,在最近公示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拟命名名单中,本市共有石景山、门头沟、顺义、大兴、怀柔、密云6个区入选,数量居直辖市之首。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0年6月1日施行,是本市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法性质的地方法规。《条例》实施以来,首都文明办将其纳入精神文明“五大”创建测评体系,设置诚信建设、文明餐桌、文明旅游、交通文明等评估指标,一手强化公共场所文明引导,一手狠抓重点不文明行为综合整治,在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在最近中央文明办公示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拟命名名单中,本市共有石景山、门头沟、顺义、大兴、怀柔、密云6个区入选,数量居直辖市之首。目前,首都道德典型帮扶礼遇机制不断完善,文明行为促进白皮书研究发布机制已经形成,公共文明引导员管理办法正在修改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为《条例》的有效施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风气向上向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网络传播的一些乱象如何进一步治理,社会困难群体帮扶、矛盾纠纷化解、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是社会发展中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课题,也是落实《条例》的新要求。
按照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已有工作基础,将《条例》执法检查工作纳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同时,对检查重点进行了延伸和扩展,检查范围扩展到相关法律法规。本市计划于今年9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审议执法检查报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