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人喜欢低楼层,上下楼方便,不怕停水停电,失火了也能跑得更快。
买房选楼层是门大学问,每个楼层都有独特的优缺点。
有的人喜欢低楼层,上下楼方便,不怕停水停电,失火了也能跑得更快。
有人喜欢高楼层,视野好,空气好,也安静。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从2层到30层各楼层的特点,看看哪个楼层是你喜欢的"黄金楼层"。
2层:价格洼地但有硬伤
"价格便宜"是2层最大的优势,通常比中高层便宜15%-20%。
但"易堵下水"这个缺点很致命——整栋楼的下水管道都在低层转弯,一旦堵塞,2层往往首当其冲。
建议选择有独立排水系统的较新小区。
3层:家有老人的首选
"适合老人,出行方便"是3层的核心优势。电梯故障时爬楼梯不费劲,遇到紧急情况逃生也更容易。采光虽不如高层,但比1-2层好很多,价格也适中。
4层:有人忌讳,有人喜欢,影响转手
实际居住体验与3层相差不大,但有人会比较忌讳4这个数字,后面如果要转手,也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5层:小心腰线层
5层的价格也是偏低的。但是要注意开发商设置的腰线装饰,可能影响采光和产生积水问题。看房时一定要实地考察,避开腰线层。
6-7层:投资出租比较好
这两个楼层"价格合适",可以投资用来出租。因为高度适中,租金回报率稳定,特别适合"职场人士"租住。自住的话要注意采光可能被前排建筑遮挡。
8层:生意人比较喜欢
8层因谐音"发"而受大家喜欢,特别是做生意的人。
9-10层:舒适度分水岭
9层从高度上来说,是非常舒适的,而10层就更完美了,如果你喜欢低层又想要一定视野,那么9-10层就是你的理想选择。
但要注意,10层是"临界不选"——刚好处于空气污染悬浮层(9-11层),敏感人群需谨慎。
11-12层:自住党的福音
11层"亮度舒适",12层更是"自住首选"。
这个高度既避开了扬灰层,采光通风又好,价格通常比15层以上便宜10%-15%,性价比极高。
13-14层:转手有些难度
14层比13层转手难度大。除非价格特别优惠(通常比相邻楼层低8%-10%),否则不建议选择。
15-17层:真正的黄金楼层
这几个楼层兼具采光、视野和空气质量优势,且"出手简单",是改善型购房者的首选。
18层:再便宜也要三思
虽然价格通常比17层低5%-8%,但18层比有时比14层出手还困难。除非完全不信这些,否则建议避开。
19-20层:品质生活,价格高
19层的噪音小,因为超过地面噪声传播高度。
20层是公认的"黄金楼层",但两者都是"价格贵"的代表,通常比中低层贵20%-30%,预算充足再考虑。
21层:小心隐藏的设备层
"正经好楼层"但要注意"设备层谨慎"。很多高层住宅会在21-23层设置供水、电梯机房等设备,看房时一定要确认设备层位置,避免噪音困扰。
22层:近乎完美
"采光、视野、寓意都很好"的22层是很多高端项目的热销楼层。高度足够避开噪音和灰尘,数字又吉利,唯一的缺点是价格偏高。
23-29层:景观房的代表
这几个楼层共同特点是"视野开阔",特别是29层作为"次顶层",拥有"采光好、视野最好"的优势。但要注意高层风噪较大,敏感人群可能会不适。
30层:顶层
没有楼上邻居的噪音干扰,价格通常比次顶低5%-8%。但防水、隔热是重点,建议选择有额外露台或阁楼赠送的顶层。
1. 自住优先:11-12层、15-17层、22层综合最佳
2. 投资考量:6-7层出租率高,17层转手容易
3. 避坑指南:慎选2层、4层、14层、18层和设备层
4. 预算分配:中高层每高一层均价贵0.5%-1%,量力而行
记住,没有完美的楼层,只有最适合的楼层。建议晴天、阴天各看一次房,实地感受采光差异,祝大家都能选到心仪的"人生楼层"!
来源:纳人纳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