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蝉联榜首,以理工类优势稳居全国第19名;安徽新华学院紧随其后,位列全省第二、全国第22名;马鞍山学院、芜湖学院分列第三、第四名,皖江工学院首次进入前五,彰显理工类院校的强劲引领创新。
近日,2025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安徽)正式发布,榜单涵盖安徽省13所民办高校,从学科实力、办学特色、区域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评估。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蝉联榜首,以理工类优势稳居全国第19名;安徽新华学院紧随其后,位列全省第二、全国第22名;马鞍山学院、芜湖学院分列第三、第四名,皖江工学院首次进入前五,彰显理工类院校的强劲引领创新。
安徽新华学院以全省第二的排名,继续巩固其作为综合类民办高校的标杆地位。该校立足合肥,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构建了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体系。
近年来,新华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其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
此外,学校通过国际化合作,与韩国、日本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提升学术竞争力。在科研方面,新华学院近三年累计获批省级以上课题80余项,彰显应用型研究的扎实功底。
皖江工学院此次跃居全省第五名,全国排名提升至第44位,成为马鞍山市高等教育的重要名片。作为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理工类院校,该校紧密对接长三角高端制造产业链,开设智能建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专业。
其“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并与中国十七冶集团、宝武马钢共建实习基地,实现“课堂—车间—项目”无缝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皖江工学院在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标志着其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学校还积极参与长江生态保护研究,承担多项省级环保课题,凸显社会责任担当。
阜阳理工学院以全省第11名的成绩,成为榜单中进步显著的高校之一。这所位于阜阳的综合类院校,自转设以来持续优化专业布局,聚焦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领域需求,开设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
学校投资3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并与阜合现代产业园区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推动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研发。
在师资建设方面,该校引进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教授组建学科带头人团队,并实施“青年教师企业挂职”计划。2024年,阜阳理工学院毕业生留皖就业比例达78%,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此次排名不仅反映了安徽省民办高校的整体实力,更揭示了其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头部院校通过学科交叉、产业对接构建竞争优势,地方性高校则以特色专业服务区域需求。
随着《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推进,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转化等领域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对于考生而言,选择院校时需结合专业特色、城市资源及个人职业规划,方能最大化教育投资价值。未来,安徽省民办高等教育有望在质量提升与差异化发展中,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来源:城市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