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杭州市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其中提到2025 年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
4月14日,杭州市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其中提到2025 年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
政策速览 // POLICY OVERVIEW
一、总体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杭州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场景牵引、生态赋能,全力构建从算法模型创新突破到行业转化应用的创新支撑体系,打造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研发环境、创业环境、投资环境,建设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应用首发地,培育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体和示范应用,加速凝练以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跨越式发展,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二、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围绕打造模型输出源地、算力成本洼地、数据共享高地、智能应用首发地等“四地”建设,部署了16项重点任务,涵盖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开源社区、优化算力供给、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加速场景应用等方面。政策指出,为加速智能经济的集群式发展,支持余杭区发挥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人工智能小镇、未来科技城脑机智能产业园的创新企业集聚优势,重点发展智能计算、类脑智能、智能终端、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赛道。
三、政策措施
针对总体目标和发展任务,《实施方案》在创新成本、应用生态、企业成长、人才激励四个层面提出具体帮扶措施。
(一)分担创新成本
通过算力券、智能券等阶梯补贴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重点支持国产算力应用、大模型研发及数据服务;配套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资金,激励核心技术攻关;对国际领先的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应用大模型研发给予高额财政补助,同步推动开源技术生态建设,鼓励社区贡献与开源解决方案应用孵化。
(二)培育应用生态
推动“人工智能+”场景示范与联合创新,支持跨行业合作开发高价值应用;鼓励智能终端及装备研发推广,优先纳入设备更新补贴;实施“AI+民生”普惠工程,加速智能产品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领域的场景验证与普惠落地。
(三)支持企业成长
构建覆盖初创、成长、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提供场地、融资及政策倾斜;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优化债券发行通道;强化产业园区与中试基地建设,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配套。
(四)激活创新要素
加大顶尖人才引进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千亿级产业基金定向支持硬科技初创及长期项目,探索投贷联动模式;推动数据集开放共享与算力设施建设,强化数据流通与算力投资金融支持,全面优化人才服务与要素配置生态。
四、保障机制
最后,《实施方案》指出,将从组织、环境、资金、安全四方面强化保障:建立“领导小组+指挥部”机制统筹资源调度与跨层级协同,优化政务服务并依托产业联盟及国际活动提升创新生态;争取国家及省级资金支持重点项目,推动多层次市场化投资;同步构建包容审慎的AI安全治理体系,动态调整监管策略,完善数据、算法等安全标准,规范人才流动与风险防控,实现创新激励与安全底线的动态平衡。
政策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浙大科技园启真脑机智能产业化基地是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与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签订共建协议,由浙大科技园在余杭成立全资运营子公司负责运营。
公司围绕脑机智能产业主体,辐射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交叉学科领域,贯彻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有组织成果转化、有源头项目孵化、有体系产业培育”的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具备成果显示度、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化高地。
作为余杭区海创未来及创新创业评审的入库推荐机构,公司2024年以来由团队辅导通过评审项目高达44个,其中领军人才项目23个、优秀人才项目10个、创新创业项目11个,具备丰富的科技申报经验和成功案例。
我们不仅为企业提供创业空间服务、科技申报及全生命周期科创服务,通过系列创新创业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咨询指南 // INFORMATION GUIDE
来源:启真脑机智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