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人多力量大,然而,人少力量也不一定小。if品牌椰子水的母公司——这家只有46人、其中20名销售人员的IFBH Pte. Ltd(下称“IFBH”)日前递交申请,准备登陆港交所。
都说人多力量大,然而,人少力量也不一定小。if品牌椰子水的母公司——这家只有46人、其中20名销售人员的IFBH Pte. Ltd(下称“IFBH”)日前递交申请,准备登陆港交所。
if椰子水源于泰国,由泰国饮料制造商General Beverage国际业务分拆而来。2023年1月,IFBH——这家注册在新加坡、由Pongsakorn Pongsak控制的公司获得了if及Innococo品牌运营业务。
中国撑起全球市场
起家于泰国、注册于新加坡的IFBH主要收入来自中国。公司引述第三方咨询机构灼识咨询报告的数据显示,IFBH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5年蝉联冠军,2024年市场份额34%,是第二大竞争对手7倍以上。
在中国香港市场,2024年IFBH份额达到60%,已经连续9年保持第一,同样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7倍以上。在全球范围内,IFBH排名行业第二。
2024年,IFBH的收入为1.6亿美元,其中椰子水饮料收入达到1.5亿美元,占比95.6%。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为1.45亿美元,占比达到92.4%。
同样是在2024年,IFBH来自中国香港的收入为720万美元,占比4.6%。中国内地和香港合计占到了IFBH收入的97%,基本贡献全部收入。
以当前的汇率计算,IFBH的收入超过了11亿元人民币。产品构成中,椰子水的收入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
20人销售10亿椰子水
就是这么一家年收入逾10亿的饮料公司,公司却只有46人,其中近一半即20人是销售人员,研发人员5人最少,剩下的有6人负责仓配管理职能,在新加坡和泰国合计有15人负责财务、人力资源和行政等工作。
在港股上市的129家必需消费品公司中,截至4月16日已发布2024年报的公司中,只有3家公司收入过亿且员工人数少于IFBH。这类公司到底是企业,还是更像资产管理公司呢?
仅依靠20人就卖出超10亿元的椰子水,这种高效的操作在上市饮料公司中极其罕见。更为重要的是,IFBH认为这有助于公司产品创新,但公司研发人员5人,在职能部门中人数最少。从投入上,与广告开支更是无法相比。
根据招股书,IFBH将产品的制造及包装外包予代工厂商。作为最大市场的中国内地,if椰子水品牌有两个分销伙伴:一个主要负责线上渠道-包括天猫、京东及抖音等电商及社交电商平台,同时也具备部分线下渠道能力;另一个专注线下渠道,如超市和便利店。
IFBH明确公司采取轻资产模式:代工厂商负责制造、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运输、第三方分销商负责销售与配送,如大股东General Beverage就是公司代工厂。2024年,IFBH的前五大供应商全部是代工厂,合计采购金额占比达到96.9%。
生产依靠代工,销售依靠中国内地两家主要经销商,IFBH实现快速增长。按照公司的说法,这一模式帮助公司快速扩张,仅靠46名员工就取得了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让公司“能够投入资源,继续致力于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2024年,IFBH的营销开支达到736万美元,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这其中,公司广告开支为556万美元,涨幅达到1.4倍,其他营销开支148万美元,两项合计占到了营销开支总额的95.7%。
IFBH广告开支涨幅更明显与公司投入有关。2024年6月,公司宣布肖战成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部分拥有大量社交媒体粉丝的KOL、直播主及名人也成为公司合作的对象。
在营销开支中,2024年“其他”支出为3.4万美元。根据IFBH介绍,“其他”开支主要包括研发开支。在招股书全篇介绍中,公司并未在其他地方介绍有其他研发投入。
这意味着在营销开支中,广告开支是研发支出的164倍。如果将广告和其他营销开支合并计算,将是研发支出的207倍。
招股书中,IFBH不下40次提到创新,诸如产品创新、口味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公司会投入多少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呢?
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