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影评 | 《哪吒之魔童闹海》好在哪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6:07 4

摘要:正与邪两种矛盾的反转。以无量天尊及其弟子为典型,他们所器具的玉虚宫,洁白无尘,超凡脱俗,如同梦幻仙境。弟子们身着仙气飘飘的白衣,乍看之下无疑都是正义的化身。然而,剧情的急转直下,令人瞠目结舌,当捕仙队如失控的蜂群涌向树木时,汇聚出恶的汹涌力量时,那原本圣洁的外

潮新闻客户端 牧归

看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心不禁为中国国产动漫的飞速发展感慨,犹记得当年《阿凡达》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惊叹,而如今,国产动漫的赶超之势已昭然若揭。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好在哪里?

首先,它引领观众步入一个奇幻与现实交融、思考与感悟共生的世界,用三组极具张力的矛盾关系,稳稳撑起整个故事的架构。

正与邪两种矛盾的反转。以无量天尊及其弟子为典型,他们所器具的玉虚宫,洁白无尘,超凡脱俗,如同梦幻仙境。弟子们身着仙气飘飘的白衣,乍看之下无疑都是正义的化身。然而,剧情的急转直下,令人瞠目结舌,当捕仙队如失控的蜂群涌向树木时,汇聚出恶的汹涌力量时,那原本圣洁的外在与此刻的丑恶行径形成强烈对比,完美伪装瞬间崩塌。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魔童转世的哪吒。虽出生就背负着“魔”的标签,一开始就被命运打入黑暗的深渊,浓重的黑眼圈、松垮着的裤子,样子像极了“超雄少年”,可他的内心却充满善良与正义。他对父母的至孝深情、对他人苦难的悲悯关怀(如放走申小豹),对陈塘关百姓的守护与责任,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展露无遗。

同样,龙族身为妖族,被世俗眼光定义为恶势力的一方,但在守护族群家园、抵御外敌入侵时,他们展现出的英勇抗争、众志成城,却又是主流价值观所极力推崇的精神旗帜。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反思,善恶之间那条所谓泾渭分明的界限,究竟是否真实存在。

而申公豹这一角色的出现,更是为正邪的反衬反转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影片开篇,他一袭黑袍、神色冷峻,加之开篇种种迹象似有若无的暗示,让观众下意识地将他视作陈塘关那场灭顶之灾的罪魁祸首,毫不犹豫地将其归入反派阵营。但随着情节层层铺展深入,我们发现申公豹并非纯粹的恶徒:他虽曾经为虎作伥,但在对待亲人时,他满是温情——对父亲敬重牵挂,对弟弟关怀备至,完全契合人性至善的美好期许。这般前后巨大的反差,不仅丰富了角色的层次与内涵,更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以貌取人的顽固偏见。特别当悬念出现的时候,我们下意识不是去寻找线索,而是不假思索归责和审判申公豹,这种刻板印象以及可能带来对他人的伤害,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悲与喜两种矛盾的交织。影片中诸多令人捧腹的喜剧桥段,如哪吒重塑肉身时的窘态百出,服药后两个人物的交替出现,药的反复吞吐等荒诞画面,都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调节着故事节奏,逗得观众忍俊不禁。然而,欢声笑语的间隙里,深沉的悲伤如影随形,悄然渗透。哪吒与母亲的两次生离死别、母亲化为仙丹后肝肠寸断的画面,承载着血浓于水的羁绊与无奈;申公豹面对弟弟崇拜目光时眼底那一抹心酸与无力,恰是一把现实生活的匕首,刺痛人心;还有炼狱场景里透出的疼痛与悲戚,就像是无尽的黑暗随时将人吞噬。强烈的悲喜碰撞,直击人灵魂深处,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人生的复杂多味。

父母期望与孩子自主发展的矛盾冲突。这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一条暗线。敖光作为典型的传统大家长形象,强势且专制,将自身的宏伟抱负与严苛期望,一股脑地强加于敖丙肩头,置于弟妹的肩头,勒令他们遵照执行,全然不顾孩子内心深处对自由、对梦想的炽热渴望。比较而言,哪吒的父母则更具有智慧。他们虽然也忧心孩子未来,对哪吒充满担忧与焦虑,但是难能可贵展现出开明与豁达。他们懂得给予哪吒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能从旁人冷眼与嘲讽中坚守自我,尊重他,陪伴他,帮助他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这种鲜明的对比,引发我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深深思索:在尊重孩子天性与培养孩子成才之间,究竟如何才能精准寻得平衡,助力孩子跨越成长的重重障碍,走向真正的成熟与独立?影片中反复高呼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恰似来自导演饺子内心的一句高呼,鼓舞孩子们勇敢挣脱出身、家庭,以及父母期望的重重枷锁,大胆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其次,该影片的文化与风格元素丰富多元。

一方面,影片里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道教文化符号俯拾皆是。玉虚宫的神圣、炼丹过程的神秘、斗转星移等奇妙法术,还有极具韵味的绕口令,无一不带着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中国古老神话的魅力,仿若翻开一部鲜活的中国民俗画卷。

另一方面,影片中出现不少周星驰的风格元素。哪吒与人武斗时的搞怪姿势、诸多无厘头却又妙趣横生的情节互动,让人不禁联想到周星驰电影中的经典场景,为影片注入了现代喜剧活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里随处透露着的讽刺意味,让人联想现实百态。若隐若现对美元、白宫等象征美国元素的暗讽,映射出国际关系中的种种乱象。无量天尊在彩蛋中惨遭弟子反复捶打的荒诞画面,像极了生活中小人物默默隐忍、受尽屈辱,压抑到极限后的绝地反击;还有电影中捕仙队看似正义的集结,却凝聚出磅礴的恶的力量,像极了网络喷子一次次无意识的施虐……这些都以一种犀利深刻的讽刺方式,引导观众透过奇幻故事审视现实世界,发人深省。

当然,白玉微瑕。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也有一些烂梗,比如鼻涕入藕粉,踩破鹤童女仙的裙子,以及尿化为玉虚汤的桥段,虽意图以恶趣味博人一笑,却略显格调略低俗,陈旧老套,难以引人共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质感,让人稍感遗憾。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