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人大故事 传播人大声音 全方位推动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出新更出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6:17 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这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人大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讲好人大故事 传播人大声音

全方位推动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出新更出彩

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袁梓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这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人大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创新人大工作的先导,通过构建“大宣传”格局、创新宣传话语体系、强化能力建设等举措,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鄂尔多斯人大工作全貌,推动人大宣传工作实现质的跨越,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蓬勃生机。

一、强化组织保障,构建协同高效的大宣传格局

人大宣传工作是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鄂尔多斯市人大将宣传工作纳入机关整体规划,探索形成“党组领导、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协同机制。

高位统筹,压实责任链条。制度保障是讲好“人大故事”,唱响“人大好声音”的“牛鼻子”。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两级党组要求,机关修订完善了《机关信息工作办法》《宣传工作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宣传工作制度机制,为新时期人大宣传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建立由常委会机关党组领导、办公室统筹、各委室协同、基层人大联动的四级宣传网络,将宣传任务分解到岗到人,推动人大宣传工作从“要我宣传”转变为“我要宣传”,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各科室积极主动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沟通联系,主动推送部门创新亮点的宣传稿件,宣传氛围空前高涨。

资源整合,搭建多元平台。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文、视、声、网”立体化传播矩阵。依托人大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短视频平台、“数智人大”平台,实时发布人大动态,开设“代表风采”“民生实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专栏,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与地方媒体合作开展专题询问网络视频直播,累计在线收看近500万人次,形成“媒体+人大”品牌效应。紧跟“媒体融合”风口,率先运行官方短视频账号,发布短视频作品500余条,让人大工作“破圈传播”,有效提升年轻群体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知。加强与上级主流媒体沟通联系,先后组织推送采写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稿件,近年来有54篇稿件在人民网、中国人大网、《内蒙古人大》杂志刊发转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注重培育,锻造宣传铁军。宣传队伍是推动人大宣传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培训、实践、激励”为抓手,全面提升宣传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依托鄂尔多斯人大“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政策理论、人大业务知识,邀请媒体专家、人大代表开展“沉浸式”培训,通过“巡回宣讲”“实地采访”等形式,强化宣传队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扩充宣传力量,在机关和部分旗区建立“特邀通讯员”制度,吸引基层优秀人才参与人大宣传,不断扩展“人才蓄水池”。

二、创新宣传方式,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

赵乐际委员长在《中国人大》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做好人大工作,首先要“懂人大”。“懂人大”对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提升人大宣传工作质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坚持“站稳人大视角”、聚焦“讲好人大故事”,推动人大宣传工作从“单向输出”向“立体互动”转型。

聚焦重点,突出主题主线。近年来,市人大宣传工作紧紧围绕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以及“三会”中心工作,抓亮点、盯难点、呈特色,不断增强人大宣传的深度广度。借助主流媒体提高宣传音量,推出了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特色的报道,打造了充满正能量、有影响、接地气的人大舆论场。《人大代表助力市域社会治理》《以监督刚性和实效书写高质量发展人大答卷》等,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在人民网刊发;《内蒙古首部保护地方畜禽品种地方性法规出台》,展示地方立法创新成果,被《法治时代》杂志专题报道;《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大数智化改革进行时》总结人大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被中国人大网收录。

创新形式,增强传播效能。注重资源融合,打造“四个一”宣传矩阵。打造一本“活教材”编印《人大外宣工作成果集》,汇编高质量刊发稿件和典型案例18篇,为人大宣传工作划定标准、提供范本。打造一个“云平台”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设“鄂尔多斯人大常委会”视频账号,以更加丰富、直观的形式呈现人大工作亮点,账号年度浏览量达浏览量50万次。打好一套“组合拳”,加强同鄂尔多斯融媒体中心的合作,围绕“三会”重点发力,仅2024年就刊发人大工作综述、工作信息等相关报道60余篇(次),人大专版15版,制作专题片28部,形成多维传播声势。深耕一本“好刊物”,《鄂尔多斯人大》期刊是鄂尔多斯人大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落实“懂人大”这一重要要求的抓手。创刊以来,编辑部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刊物栏目设置及时、生动、准确、深入地宣传鄂尔多斯市各级人大的创新工作、亮点工作,挖掘出大量鲜活的新闻素材,提升了刊物的新闻性、贴近性、可读性和资料性,目前年发行量达五千册,与外省市近20家人大杂志建立交流机制,使人大宣传工作呈现立体发展格局。

注重实效,拓展宣传路径。人大宣传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鄂尔多斯市人大通过“三个紧抓”路径实现宣传与业务双促进。紧抓特色亮点工作,重点关注地方立法工作,常委会领导明确要求“既要抓立法、执法,更要抓宣法,真正让立法工作见实效”,鄂尔多斯历部地方法规条例均形成立法工作综述,在各级媒体刊发,有效提升群众对立法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其中《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条例》《阿尔巴斯绒山羊保护条例》2部立法案例获评全国“地方立法十大范例”“2024年科学立法工作创新案例”。紧抓人大宣传工作“时度效”,提高宣传敏锐性,力争“重要新闻不缺位、重点宣传做到位”。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孙绍骋书记两次深入鄂尔多斯市调研走访人大代表,机关宣传部门均第一时间跟进采访,并在《内蒙古人大》和本级媒体平台刊发稿件,有效落实了指示要求,扩大了宣传效果。紧抓考核激励建立宣传考评机制,开展机关宣传信息工作年度突出贡献奖、优秀信息员和季度最佳信息奖评选,激发机关干部工作热情,为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根群众需求,构建“全过程”宣传生态

人大宣传工作的落脚点在于服务人民、凝聚共识,机关通过“倾听—反馈—转化”机制,让人大宣传工作精准触达基层一线。

守牢阵地,让实践基地“亮起来”。2024年9月,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载体和实践路径,建成投用宪法公园、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点亮了“宪法知识普及平台、人大制度宣讲阵地、民主民意表达载体”三位一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阵地。实践基地启用以来,开展宪法宣誓等宪法学习宣传20余次,接待参观学习近万人次,民主法治意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更加可视化、具象化的形式走到了群众身边。

开门纳谏,让民声民意“动起来”。坚持把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行“家站点”作为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的重要举措和宣传人大工作的重要窗口,推动“家站点”家门常开、代表常在、群众常来、活动常搞、实事常办。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夯实线上线下“代表家站”平台体系,出台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的意见,全年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进站、入点、上网,共接待联系群众1.6万人次,收集反映问题2500余件,真正做到了“让民声民意畅通起来、让人大工作宣传出去”。

下沉基层,让制度法规“活起来”。立足人大工作特点和实际,常委会机关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真正让人大工作深入到基层一线,触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先后开展“宣传进社区、法治宣讲下基层”,利用好“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图册发放、现场宣讲、志愿服务等形式,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履职权责”“地方政策法规”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听得懂”的故事,让人大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的创新突破,不仅在于讲述人大故事的“新高度”,更在于凝聚民主共识的“深广度”与服务大局的“支撑力”。鄂尔多斯市人大将持续锚定“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目标,以更优质的宣传成果,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大舆论力量书写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精彩篇章。

来源:活力新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