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政府对全球滥施关税,意味着美国贸易政策迈向孤立主义,导致国际贸易冲突大幅升级,严重威胁全球经济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反复重申对自由、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倡导,不仅维护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是在守护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秩序。正如德国《明镜》周刊近日的报道
4月10日,美国芝加哥,一家文具店老板查看刚收到的关税账单。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综合编译 王梓
特朗普政府对全球滥施关税,意味着美国贸易政策迈向孤立主义,导致国际贸易冲突大幅升级,严重威胁全球经济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反复重申对自由、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倡导,不仅维护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是在守护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秩序。正如德国《明镜》周刊近日的报道《坏美国,好中国》所言:“特朗普向世界其他地区发起贸易战,令(各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角色被重新分配。中国成了可靠的新伙伴。”
无论朋友还是对手,都不愿与美国谈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幕僚费尽心思,想让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相信,其加征关税挑起的动荡局面是有意制造的“阵痛”,而非肆意妄为。然而,多国政府和媒体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也会反噬美国自身。
“其他国家都看在眼里:特朗普团队无法合理解释,为何连‘企鹅岛’或不发达的非洲国家也要被加税。(特朗普)总统本人还反复转发自己‘故意让股市崩盘’的说法。人们注意到,关税在实施后被多次修改,计算方式也荒谬可笑。”英国广播公司称,美国不再区分攻击对象,即便是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的欧盟和英国这样的传统盟友,也一律被加税。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宣布一系列激进的关税措施后,特朗普于4月9日“网开一面”,暂停对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征收所谓“对等关税”90天。次日,他再次改变态度,称如果有关国家在90天内无法与美国达成协议,他将恢复此前的关税。
英国广播公司指出,特朗普指责盟友为“骗子”“抢劫者”,作势让步又威胁收回,显然,他的让步只是紧急调整,而非早就规划好的策略。“美国正将谈判筹码拱手让给其他国家,无论朋友还是敌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不会愿意与美国谈判。”
4月9日,美国华盛顿,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混乱不堪,就算暂停“对等关税”90天,损害也已经形成。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美国前财长耶伦和萨默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他们见过的“最严重的自残行为”,不仅让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显著上升,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耶伦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她“可能不会给及格分”。
耶伦警告称,新的关税政策可能让外国投资者质疑美国经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给美国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这并非杞人忧天。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制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当前很难预测最终的关税水平,以及哪些产业会获得最多的保护。今天可能是汽车制造业与钢铁产业,明天也许就轮到高科技电子行业。”英国广播公司称,“如果关税政策随着总统的心意起伏不定,美国和海外的企业都会倾向于观望,不会贸然作出重大投资决策。”
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贝莱德的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表示,今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各国代表还在谈论“美国的领导地位”,目前的情况与当时相去甚远。
“对世界上任何人来说,美国现在都是极不可靠的合作伙伴。”白宫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贾森·弗曼说,“我不知道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重新让美国变得可靠。”
“世界颠倒了”
美国的盟友一直被视为“美国力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美国寻求与盟友联合对抗中国,但特朗普大力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猛烈打击的正是传统盟友和紧密的经济合作伙伴。这些国家惊讶地看到,美国近期不断通过挑衅性的言论、谴责和威胁来恐吓盟友。有外媒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为中国创造了战略机遇。
达成贸易协议和开辟新市场是欧盟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关键策略之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发表声明称,欧洲将致力于拓展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关系,“与美国之外的国家合作”。
近年来,由于部分成员国抵制,欧盟扩大贸易协议的努力陷入停滞。如今,欧盟加紧与各国达成贸易协议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包括西班牙在内的一些成员国主张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称,随着各区域组织内部加强经贸联系、中国和美国以外的国家增进经贸往来,未来可能形成“美国退居二线的贸易全球化”或“没有美国的半全球化”进程。
《明镜》称,同样受到特朗普孤立政策影响的欧洲和中国相互传递了友好信号。该杂志回顾了近期中美两国对比鲜明的表现。
3月28日,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了他们。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总裁芮思博、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法国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韩保罗、英国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艾桥智、日本日立制作所会长东原敏昭、韩国SK海力士社长郭鲁正、沙特阿美总裁纳瑟尔等国际工商界代表表示,中国有光明的经济前景,在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成为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兴业的热土。
《明镜》称,以人民大会堂迎宾厅的山水画为背景,中国国家领导人与国际工商界代表进行了交流,认为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几天后,特朗普站在白宫玫瑰园里,手持一块写满数字的图板,宣布他将如何“惩罚”多年来“抢劫、掠夺”美国的国家。他说,美国人购买的日本、德国或韩国生产的汽车比美国出口到那些国家的汽车更多,这是由于那些国家以税收、补贴等方式构筑了“不公平的贸易壁垒”;美国要对“剥削者们”以牙还牙,用报复性关税手段加以平衡。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北京的讲话,与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的表现,就像世界经济角色重新定位的一次彩排。”《明镜》写道,“一边在寻找伙伴,另一边却在与世界作对,甚至激怒了老朋友。一边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守护者,另一边怒气冲冲,指责所有人都在背叛。”
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税率时,没有详细说明是如何计算的。“外界按美国商务部公开的贸易数据计算后发现,美国其实是用它对各贸易伙伴去年的逆差额,除以对方对美的出口总额,再把所得数值除以2,就得出了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称,这种“简单粗暴”的算法站不住脚。
美国作家、金融记者詹姆斯·苏罗维茨基称之为“极端的无稽之谈”。他提醒人们关注推出这一计算公式的专家,认为这些人为了迎合特朗普,或多或少采取了“冷酷、武断”的税率计算方法,“就像江洋大盗要求过路的商人留下买路钱那样”。
4月5日,印度新德里,民众抗议印度政府未反击美国高额关税。他们指责美国关税政策将“摧毁印度市场”,严重损害印度的农业、化工、电子制造等行业。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世界颠倒了。”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特朗普带给全球的冲击下,中国提升了自身的形象;美国已变成“问题所在,而不是解决方案”。
“这简直是乾坤大逆转。不过,苗头在几个月前就出现了。”《明镜》指出,冯德莱恩在第一个任期内就对华贸易关系采取了强硬态度,但如今,人们在欧盟听到了“不一样的旋律”。预见到特朗普将给欧洲带来沉重打击后,欧盟重新评估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去风险”不再是座右铭,新的说法是“再平衡”。
今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冯德莱恩强调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认为欧盟“必须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我们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现在该本着公平、互惠的精神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平衡的关系了。”“德国之声”电台援引她的发言称。
“美国人期待中国放宽对美国投资和进口美国商品的限制……但特朗普可能适得其反。”《明镜》写道,“他的贸易战或将使世界大部分地区成为中国的盟友。”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消息,30多家有在华业务的德国企业联手向正在组建的新一届德国政府提供了一份推荐目录,它们的目标是改变德国政府的地缘政治方向。这些企业的高管认为,美国贸易政策造成的“国际混乱”应被视为“改变方向的跳板”,德国应当更加重视中国,成为中国的伙伴而非对手。“为保持(德国)经济的发展活力,应当在中国更多地参与,而不是更少。”
“中国为什么不在关税问题上向特朗普低头?原因很简单:根本不需要这么做。”英国广播公司分析指出,中国对美出口额虽然庞大,但结合整体经济规模看,对美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算高,“从各个角度看,中国手上都有(更多的贸易)选项”。特朗普向其支持者夸口说,只要对中国加征关税,就能轻易迫使中国让步,但事实证明这种说法其实是误导,“比起其他任何国家,中国更有不向霸凌者屈服的实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