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的温暖答卷,四川天府新区家庭医生照亮健康“最后一公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16:22 2

摘要:初春的龙泉山雾气未散, 四川天府新区 太平中心卫生院 (以下简称“太平中心卫生院”) 家庭医生 何孝菊 、 延续护理人员王素兰 已经 背着药箱出发。她 们 要为 桃源 村 78 岁的老人李 婆婆 更换胃管, 而 这是 四川天府新区 开展 家医融合 居家医疗服务

初春的龙泉山雾气未散, 四川天府新区 太平中心卫生院 (以下简称“太平中心卫生院”) 家庭医生 何孝菊 、 延续护理人员王素兰 已经 背着药箱出发。她 们 要为 桃源 村 78 岁的老人李 婆婆 更换胃管, 而 这是 四川天府新区 开展 家医融合 居家医疗服务 的寻常一幕。

近年来 , 四川天府新区积极推动 “ 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 ” 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形成 “ 1+N+X ” 家医网格混编队伍 (即: 一个家庭医生团队+N个一般网格+X个微网格员 ) , 有针对性地 开展健康宣传、咨询解答、用药指导、上门诊治等工作 ,变 “ 被动服务 ” 为 “ 主动服务 ” 。

可以说, 这支穿梭在山间的白衣队伍, 正 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着 辖区 居民的健康期盼。

翻山越岭的 “ 送医入户 ”

针对太平街道部分偏远村落就医难题,太平中心卫生院 创新构建 “ 家庭医生+ 延续 护理+ 居家安宁疗护 ” 服务体系,该模式以家庭医生为核心,整合延续护理的专业支持与安宁疗护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多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当患者有医疗需求时,只需通过预约,即可享受 “ 家庭医生+专科护士 ” 上门服务。

同时,太平中心卫生院将16项临床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场景,包括导尿管更换、胃管护理、伤口/造口护理、PICC维护等专业项目,真正将医院“搬进农家院坝”。

据了解, 四川天府新区通过主动预约、驻点服务、入户诊疗、公益义诊等多元形式,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零距离”。 “过去看病要翻山越岭走十几里,现在医生背着药箱到家里来。”太平街道张大爷对这项惠民举措赞不绝口。

触摸生命的“温暖刻度”

“ 龙 婆婆,今天我们听您最爱唱的《南泥湾》好不好? ” 在89岁眼睑癌患者家中,护士 邵兴芳 轻握老人双手,播放着精心准备的音乐。这是 家医融合 居家医疗服务的温情场景 , 邵兴芳每3天前往龙婆婆家里给老人进行换药、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并教会龙婆婆家人居家护理的要点。

“ 母亲最后时刻还能 和我回忆起年轻时光 , 聊着家长里短,带着微笑 走得体面安详 ” 。 龙 婆婆的大儿媳抹着眼泪说,35天的居家照护时光, 老人在家里缓解疼痛,得到体面照护,最后在家人陪伴下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对家人而言已是莫大的安慰 。

“ 我们不仅要缓解患者的躯体痛苦,更要守护每个家庭的情感需求。 ” 四川 天府新区社区 教育卫健局 相关 负责人 介绍 。 四川天府新区持续深化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内涵,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全周期、多维度的生命关怀 , 全区已有9家医疗机构纳入成都市安宁疗护定点机构 。

目前,四川天府新区 已有1000余名微网格员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共建家庭医生团队196个,家庭医生人数418人,签约38.92万人,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83.35%。 “ 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 ” 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有效 地 解决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 “ 急难愁盼 ” 问题,切实提高了群众就医体验,为群众开展实实在在的就医 服务 ,照亮着 群众健康 的 “ 最后一 公里 ” 。 ( 来源 : 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 )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