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群人满足了我对“美术”老师的所有幻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6:41 3

摘要:"这次观察训练不仅收集了创作素材,更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美育教学的起点——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和专业化的观察思维。"

哇~这群人满足了我对“美术”老师的所有幻想

——春游研学活动——

绿野仙踪,约“绘”美好

【GOING TO SPRING DAY】

在学校工会的大力支持下

艺术设计部工会小组带领本组老师

在毗邻学校的青草排公园

举办了一场名为《绿野仙踪,约“绘”美好》的春日写生活动

正如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指出

“知识的力量远不及亲身体验的一半。”

老师们暂别课堂,以艺术之名拥抱春天

于山水间寻找灵感

通过实践来加深教育的初衷

通过"自然观察-专业创作-教学转化"三阶模式

深入践行美育浸润行动

春之察

师者先行,激活美育感知

作为美育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艺术设计部的老师们首先展开了一场深度的自然感知训练

通过专业视角重构对春天的认知

美术组教师采用"构图分析法"

用取景框解构自然景观,记录不同视角下的形式美感

"这不仅是采风,更是为后续的构图教学积累鲜活案例。"

李艳芬老师边记录边讲解

平面设计组开展"色彩解构"训练

每位老师需提取3组自然配色方案

并分析其视觉心理效应

"这片新绿与枯枝的对比,恰好可以用于讲解色彩的情感张力。"

建筑装饰组黄妙兰老师发现

"这片竹林疏密有致的变化,正是讲解空间节奏的绝佳范例。"

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先于学生打开感知的毛孔

艺术设计部张晓如部长总结道

"这次观察训练不仅收集了创作素材,更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美育教学的起点——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和专业化的观察思维。"

SPRING

在踏青的过程中

大家用眼睛捕捉春天的色彩

用耳朵聆听春天的声音

用鼻子嗅闻春天的气息

用心灵感受春天的韵味

他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心灵得到了净化,创作灵感也随之涌现

围坐一起,畅所欲言

从光影的层次感谈到空间的节奏韵律

从水墨画的意境探讨到色彩心理学的奥秘

将美育的“文化理解”和“审美感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之笔

以专业为骨,践行浸润使命

老师们按专业分组创作

以多元艺术形式呼应美育浸润行动的“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目标

美 术 组

笔墨丹青,传承东方美育根脉

宣纸铺展,墨色晕染

美术组教师以国画与速写为载体

践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哲学

水彩创作

以轻透笔触演绎光影变幻

色彩交融间探讨自然美学与教学案例的结合

速写实践则聚焦动态捕捉

炭笔沙沙作响间

飞鸟掠过水面的瞬间被提炼为简洁线条

平 面 设 计 组

色彩重构,赋能现代美育创新

平面组以花园元素为灵感

提取植物形态、色彩与符号

转化为创意视觉语言

展现设计思维的多元碰撞

建筑装饰设计组

空间叙事,涵育人文美育情怀

建筑装饰组教师手持比例尺与速写本

从自然中汲取空间设计的温度

春之思

以美育人,铸就浸润之魂

暮色初临,老师们围坐分享成果

讨论中

大家深刻体悟教育部“浸润行动”的内涵:

“美育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通过艺术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文化的敬畏。我们以自身为媒介,将春天的馈赠转化为课堂上的精神养分。”

携春而归,浸润之路步履不停

归途载满画卷与反思

这场踏春写生活动正是奋达职校响应国家美育战略的缩影

教师写生作品展示:

深耕美育沃土 铸就匠心匠艺

艺术设计部育人成功丰硕

张伟豪、李哲宇(2022级)

荣获广东省一等奖(建筑装饰技能赛项)

并因此直接获得深职院的保送资格

慕容翠敏(2022级)荣获深圳市二等奖(艺术设计赛项)

黄蕊婷(2023级)荣获深圳市三等奖(美术造型赛项)

陈浚希(2023级)、陈彩铃(2023级)、涂宛玉(2024级)荣获广东省二等奖(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赛项)

在深圳市奋达职业技术学校

这种"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为培养更多具有匠心匠艺的艺术设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党的二十大擘画的蓝图

我校的艺术教育者正以自然为课堂,以专业为桥梁

为建设“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贡献美育力量

未来

我们愿继续执教育之笔,蘸时代新彩

让美育之树在技能沃土上葳蕤成荫

助力每一位学子在“物质与精神共美”的画卷中绽放独特光彩

新程已启

愿与山河共进,与美同行!

-END-

来源:奋达职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