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治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7:03 2

摘要:术后早期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EPIO)作为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

术后早期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EPIO)作为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

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以“痛、吐、胀、闭”为特点,即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EPIO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易出现脱水、水电解质失衡、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由于EPIO定义模糊,包括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等多种类型,因此发生率波动在10%-30%。

术后早期肠梗阻作为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发生在外科手术术后,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易致脱水、水电解质失衡或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研究发现,术后肠梗阻发生率高达10%-30%,之所以发生率波动大,是由于目前针对EPIO的定义不明确。国外对于术后早期肠梗阻,大多定义为术后早期小肠梗阻(EPSBO)。

有学者认为EPSBO是术后7-30天内出现肠梗阻症状及体征并持续数天或者是术后30天内任意时间出现肠梗阻并持续7天以上;而有学者认为EPSBO是指术后6周内出现的肠梗阻。

而国内,有院士的认为,EPIO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术后2周),多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创伤指广泛分离肠管粘连、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其他由于手术操作所造成的创伤操作; 腹腔内炎症指无菌性炎症,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他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的残留。

这种肠梗阻既有机械性因素,又有肠动力障碍性因素,但一般无绞窄的情况。有报道统计,美国每年花费15亿美元用以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

目前认为EPIO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术前营养情况、阿片类药物使用、既往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

有学者通过收集255名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及术前营养情况是诱发EPIO的因素。

通过对2400患者长期研究发现,性别尤其男性、手术时间等因素导致EPIO的重要原因。

基础治疗包括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胃肠减压可以减少胃内容物的堆积,又有助于降低肠内压力,加速肠壁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发应。胃肠减压可分为胃管和鼻肠管两种。

胃管只能减缓胃内压力,不能直接抽吸出肠管内的气体和液体,无法对小肠直接进行减压。而鼻肠管可以直接对肠内进行减压,有效率较鼻胃管高。

有学者观察发现,临床上鼻肠管有效率93.3%高于鼻胃管的73.3%。但鼻肠管操作较鼻胃管复杂,需要在透视或内镜的辅助下才能进行。

对于是否使用抗菌药物,部分学者认为使用抗菌药可以控制腹部炎症,但也有学者认为EPIO是无菌性炎症,无需使用抗菌药。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水、酸碱、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

生长抑素不仅通过抑制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减轻肠内压力,促进肠壁血运的恢复,加强粘膜屏障,促进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从而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

还可以抑制炎性因子如CRP、TNF-α的分泌和释放来保护肠壁细胞,为减轻梗阻创造条件。有学者通过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可以使有效率达到97.62%。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与天然生长抑素相似,通过抑制胰腺分泌激素、生长激素及肠道相关腺体,减轻消化液分泌,促进肠道功能功能恢复。

有临床报道指出,奥曲肽能够起到保护肠道黏膜作用,减少肠道炎症物质渗出、毒素吸收,从而减轻炎症。有学者在临床上将奥曲肽和血必清注射液同时使用,有效率高达100%。

EPIO作为一种炎症性病变,运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还是有很明显的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肠壁的炎性反应,减轻肠壁水肿和粘连。

但糖皮质激素在减轻炎症的同时还有增加吻合口瘘的可能,因此临床上多短时间小剂量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主要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是以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为代表,主要作用于上消化道以及胃、十二指肠,加速食管和胃肠蠕动,加快胃内容物的排空。

5-羟色胺受体激动则以莫沙比利、西沙比利以及替卡比利为代表,通过与受体结合促进乙酰胆碱释放,有利于胃十二指肠收缩,加快肠壁蠕动。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则以新斯的明为代表,通过抑制乙酶活性,增加体内乙酰胆碱的量,达到促进平滑肌蠕动,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症状的目的。

泛影葡胺作为一种高渗造影剂,进入消化道后既可以通过其高渗作用,减轻肠壁水肿,同时刺激肠壁压力感受器促进肠道蠕动,还可以在X线下直接显影,对梗阻情况进行诊断和定位。

但在使用泛影葡胺是需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谨防脱水。

有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肠道黏膜层和肌层,处于休眠状态。但当肠道出现炎症时,巨噬细胞会被激活产生炎症因子,最终导致肠梗阻。

当巨噬细胞减少时,胃肠功能受的影响也较小。氯化钆可以抑制巨噬细胞,虽然目前临床氯化钆使用较少,但为EPIO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前列腺素E1能够通过对肠黏膜保护作用对肠道功能进行改善,主要通过胃肠道血流量,限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爆发,减少肠道的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

虽然EPIO的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病情进展恶化或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转为手术治疗。

此外,保守治疗痊愈后再次或多次出现肠梗阻症状的患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药物治疗

目前中药治疗主要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可分为口服、外敷、灌肠或直接从鼻胃管或鼻肠管直接给药。虽然给药方式不一样,但所用中药处方多以通里攻下的承气类汤。

有研究表明大承气汤能够减少机体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能够明显减轻术后胃肠动力障碍,减少胃节律紊乱,增加血浆胃动素水平,在治疗术后为胃肠蠕动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小承气汤攻下而不伤患者正气,对肠道有补益作用,能够提高胃肠张力,改善胃肠功能。除了攻下的承气类汤,临床上也有多以经验方治疗不同类型的EPIO。

有学者在临床上使用如意五金汤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EPIO,临床有效率可达89%;有学者使用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保留灌肠,有效率可达80.8%。

有学者以口服的方式给药通腑活血方,有效率达89.83%;有学者以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EPIO,可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一周左右。

有学者选用大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不仅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可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下巨虚可使小肠蠕动增强,肠管痉挛解除,蠕动增快,加快炎症渗出的吸收。

有学者的临床针刺双侧足三里、下巨虚、上巨虚并联用芒硝外敷脐部临床有效率可达93.3%。

临床也有在针刺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EPIO的案例,有学者针刺下合穴即足三里、上、下巨虚配合电针有效率可达90%。

其他疗法

颠簸疗法不同于常规的中医疗法,但临床疗效也极佳的一种疗法。颠簸疗法主要通过改变中立,重新调整小肠位置,减少小肠扭转成角的概率。

以达到恢复扭曲的小肠系膜, 改善小肠血运的目的,有利于肠壁水肿的消退,并且能够改变小肠的静息位置,干扰肠管间或肠管与腹壁间的粘连。

有学者运用颠簸疗法合通腹消饮汤治疗EPIO,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预防

EPIO的发生可以通过在围手术期、术中、术后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术前可以通过改善机体情况降低EPIO的发生率。有研究表示术前补充碳水化合物,能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

术中可以通过配合使用硬膜外镇痛、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的使用以及减少肠管暴露时间、不必要的操作、减少对肠系膜的损伤、彻底止血、关腹前使用大量的温盐水冲洗、使用防粘连剂等方式来降低肠梗阻的发生。

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随着对EPIO的研究机制的研究,中西医分别从不同的方式来预防EPIO的发生及治疗EPIO。

虽然对EPIO的认识不同,中西医治疗EPIO均有各自的特色。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EPIO的模式是大势所趋。

来源:张医生健康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