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一则重庆男孩隔空呼唤离家28天的父亲回家的视频引发全网热议,父亲因家庭琐事争吵后摔门离去,母亲因胃痛将止痛药混入粥中强撑家庭。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几天一则重庆男孩隔空呼唤离家28天的父亲回家的视频引发全网热议,父亲因家庭琐事争吵后摔门离去,母亲因胃痛将止痛药混入粥中强撑家庭。
视频截图
13岁男孩在镜头前强忍泪水质问父亲:“你总说你的妈妈累,难道我的妈妈每天通勤3小时就不累吗?”
重庆男孩
这一事件不仅撕开了中国式家庭矛盾的伤疤,更暴露出“丧偶式育儿”与情绪暴力对孩子的毁灭性影响。
重庆男孩
4月12日,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周果果的妈妈”账号的一个视频播放量超千万,评论区上万人@重庆妇联,原视频之所以引爆舆论,关键在于其真实到近乎残酷的细节。
视频截图
母亲靠止痛药硬扛、孩子强忍泪水却咬破嘴唇、父亲旧衣上残留的温度......这些画面精准戳中了现代家庭中“丧偶式育儿”的集体焦虑。
男孩穿爸爸的衣服
据统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女性承担家庭照料责任的占比高达76%,而男性仅为23%,可以说视频中母亲的困境是无数家庭的缩影。
图源网络
更令人揪心的是孩子的早熟,他像成年人一样分析“夫妻是筷子,少一根都不行”,甚至为父亲找借口:“他可能只是压力大。”
这种超越年龄的“懂事”,恰恰暴露了父母矛盾对孩子心理的碾压,心理学研究指出,长期处于家庭冲突中的儿童,焦虑症发病率是普通孩子的3倍。
就像《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因父爱缺失走向极端,现实中的“懂事”往往伴随着心理伤痕的积累。
事件发酵后,部分网友质疑视频真实性,认为账号名称和情节设计有“卖惨营销”嫌疑,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某短视频平台曾披露,2022年因编造家庭矛盾剧本被封禁的账号超2万个。
网友质疑
即便存在争议,事件反映的社会问题依然尖锐,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离婚诉讼中,35%的男性被告存在“长期离家不归”情形。
重庆男孩
这些“消失的父亲”们,有的因经济压力逃避,有的用冷暴力对抗婚姻,最终却将解决问题的重担推给孩子,就像视频中男孩的反问:“你总说累,但妈妈生病都不敢请假,你却消失了28天。”
重庆男孩
对比2024年杭州“90后残疾单亲爸爸为救子日夜送外卖”的新闻,同样是家庭危机,有人选择扛起责任,有人却决然离去。
图源网络
法律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不会因分居而免除,当成年人用“消失”处理矛盾时,实质是在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购买暂时的安宁。
网友评价
更值得警惕的是社会对“消失父亲”的隐性宽容,评论区中“男人压力大”“回来就是好爸爸”等言论,无形中助长了责任逃避的风气。
网友评价
但数据显示,完整家庭中父亲参与教育的孩子,大学录取率比单亲家庭高出18%,父亲的缺失,从来不是“私事”,而是关乎下一代成长的社会命题。
重庆男孩
心理学教授杨甫德曾强调,孩子对父母矛盾的“归因本能”会使其产生“一切都是我的错”的自卑感,这种创伤甚至需要一生去治愈。
心理学教授杨甫德
重庆男孩的眼泪照见了中国式婚姻中最残酷的真相:多少孩子被迫成为父母的情绪垃圾桶,在“懂事”的枷锁下吞咽苦果。
图源网络
当成年人用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时,是否想过孩子攥着旧衣的手指会淤血?是否听见他们夜里蒙着被子压抑的抽泣?
图源网络
家庭可以破碎,但责任不能消失,希望这位父亲能明白:真正的“超人”,不是永远不犯错,而是敢直面生活的千疮百孔,转身给孩子一个踏实的拥抱。
图源网络
毕竟,父母欠孩子的从来不是完美人生,而是一个愿意共同成长的家。
信息来源:
抖音账号@周果果的妈妈
来源:影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