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两人可成婚,三人则成“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7:25 2

摘要:近日,一张“一夫两妻”婚礼请柬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新郎声称将在同一天与两位新娘举行婚礼,并附上三人的婚妆视频。这一视婚姻为儿戏的荒诞行为迅速引发网友质疑,当地警方随后证实,事件中的两位女子分别是某男子的前妻和未婚妻,“一夫两妻”婚礼并不属实,三人已被警方劝导教

近日,一张“一夫两妻”婚礼请柬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新郎声称将在同一天与两位新娘举行婚礼,并附上三人的婚妆视频。这一视婚姻为儿戏的荒诞行为迅速引发网友质疑,当地警方随后证实,事件中的两位女子分别是某男子的前妻和未婚妻,“一夫两妻”婚礼并不属实,三人已被警方劝导教育。

在大众的认知里,婚姻本应是两个人爱情和承诺的结合。我国实施“一夫一妻”制度,更是将这种神圣而专一的关系以法律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三人同时举行婚礼,严重违背了公序良俗,冲击了传统道德观念。警方虽未实施行政处罚,但劝导教育本身已构成对类似行为的警示:婚姻制度不容娱乐消解,法律尊严更非流量剧本的“背景板”。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迎合了当下网络时代的猎奇心理。在“争议即爆点”的算法偏好下,社交媒体利用“一夫多妻”“法律红线”等关键词刺激公众神经,形成病毒式传播链条,推动话题讨论“炸了锅”。而网友戏称“三人婚礼可申遗”,“边骂边转发”的参与模式,则进一步助长了“审丑经济”的恶性循环。

然而,这种吸睛逻辑的背后,却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侵蚀和挑战。当人们习惯于追逐猎奇、荒诞的内容时,真正严肃、深刻的话题往往被忽视。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低俗、浮躁、虚假有了市场,也让社会对婚姻、家庭等基本价值的认知变得模糊。

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政府而言,要明确炒作行为的违法成本,对虚构社会事件、滥用公共资源的行为,需要在《网络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框架内细化处罚标准,避免劝导教育沦为变相纵容。同时,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重构流量分配逻辑,建立伦理争议内容熔断机制,对“多人婚礼”“法律红线”等关键词实施触发式审查,切断虚假流量产业链的传播节点。最后,公众也需要提升媒介素养,强化“不转发即抵制”共识,避免成为引颈凑热烈的“看客”和低俗流量的“生产资料”。

婚姻不是剧本,法律不是道具。“三人婚礼”闹剧,本质是一场流量的“行为艺术”。说到底,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法律制度需要每个人去尊重和维护,唯有筑牢法律防线、压实平台责任、唤醒公众理性,才能让婚姻回归情感本质,让流量回归价值正途。

作者:袁强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陕西大小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