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店月均GMV达51.2万元,单店月均出杯量达2.5万杯,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的手机小程序注册会员数已达1.773亿,这是一个惊人的发展速度。
纳斯达克官网显示,霸王茶姬(CHA)预计将于今日(4月17日)正式挂牌上市。
创立于2017年,霸王茶姬现已成为中国最大、增长最快和最受欢迎的优质现制茶饮料品牌。
霸王茶姬2024年GMV达人民币294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率甚至超过了蜜雪冰城。
单店月均GMV达51.2万元,单店月均出杯量达2.5万杯,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的手机小程序注册会员数已达1.773亿,这是一个惊人的发展速度。
要知道,刚刚登陆港股的“新茶饮之王”蜜雪冰城,去年的总营收为248.3亿元,同比增长22.3%,而且做到这个成绩,其门店数量还是霸王茶姬是7倍。
霸王茶姬在2017年才成立,比蜜雪冰城晚了20年。在2021年,走出云南,但靠着简化产品品类、搭建低成本高效的供应链,它在近两年突破了新茶饮品牌规模化和实现盈利的瓶颈,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趁着这位茶饮新星上市的热头,我们来拆解下这位茶饮TOP1的成功学经验,从产品到营销,如何一步步俘获消费者的心?本期一起了解:
· 霸王茶姬,美股上市
· 极速扩张:茶饮TOP成功学
· 超高复购:如何建立用户心理偏好?
· 大单品=大爆发,比蜜雪更赚钱的秘密?
Part 01
市值47亿美元
霸王茶姬,今日美股上市
本次发行的主承销商包括花旗、摩根士丹利、中金和德银,老虎证券、富途、华盛证券亦参与承销。这将是继古茗、蜜雪冰城之后,今年国内又一家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茶饮明星企业。
霸王茶姬将公司的股票代码直接设置成了“CHA”,也就是“茶”的拼音,铆足了劲儿要给华尔街的资本市场,讲述一个“东方茶”的故事。
1.上有蜜雪、古茗,目前市值行业第三
根据霸王茶姬公布的数据信息计算,如果其顺利以28美元价格上市,那么其市值有望超过47亿美元。
对比4月10日星巴克美股市值约为946.32亿美元,4月11日蜜雪冰城港股市值约为1614亿港元(约为208亿美元),古茗市值约为400.46亿港元,约为51.6亿美元。
「霸王茶姬」预估的开盘价和预估市值不如其梦想成为的「星巴克」和本土茶饮市值最高的「雪王」,但其47亿美元的市值预估和当下港股之中的「古茗」相近,跻身行业Top3。
2.多重原因影响,破发存在挑战
雪王在港股超预期增幅的一幕,可能很难复刻。近期特朗普所引发的关税漩涡,为在这个时间点冲击美股的霸王茶姬制造了些许“挑战”。
加之2025年4月以来,美股餐饮、咖啡类股票整体表现低迷,近期星巴克、麦当劳等公司的股票出现了下跌趋势,整体餐饮大盘并不稳固。
但霸王茶姬短短8年做到头部冲击上市的自身硬实力不容小觑,霸王茶姬凭什么这么能赚钱?离不开下面这3个原因:
Part 02
极速扩张:
茶饮TOP成功学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早就说过,“做现制茶饮,没有规模之前上不了牌桌”。
2022年底,霸王茶姬的门店只有1087家,2023年就达到了3511家,一年新增门店2424家。根据霸王茶姬招股书最新的数据,2024年底,门店数量再度飞速增长到了6440家,年内新增的门店总数达到了2929家。
并计划2025年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新开1000~1500家门店。
1.快速扩张=高GMV+上市机会
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霸王茶姬的GMV增速如同坐上了火箭。截至去年年底,霸王茶姬的门店总数已飙升至6440家,实现了124.06亿元的总收入,净利率甚至超过了蜜雪冰城。
全球化目标:霸王茶姬的目标是成为像星巴克一样的全球品牌,通过大规模的扩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抢占市场份额:通过快速扩张,霸王茶姬能够更大效率地抓住市场增长的机会,尤其是在新中式茶饮市场中,通过开设新店来增加市场份额;
资本目标:为了上市和提升估值,霸王茶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以吸引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霸王茶姬采取了积极的扩张策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实现其长远的商业目标。
2.奶+茶,产品天生为扩张而生
霸王茶姬为何能高速扩张?从产品上看,霸王茶姬没有任何的进化,反而是更复古了,回到了茶+奶+糖的原初模式。但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商业模式上把效率拉到了极致。
霸王茶姬选择了最适合规模扩张的产品,选择了极致的自动化,选择了高效的直营+加盟的模式,选择建立自己的供应链,选择在营销上搞“拿来”主义。
这些都不是局部最优解,但合在一起,就把效率拉到了极致,成就了一个不可小觑的品牌,张俊杰曾经对媒体说过:「人人都知道水果茶赛道好,但是我是一个特别识时务的人,在这个赛道,我打不过也耗不起。」
3.自营探路→加盟扩张 模式跑通
在扩张的经营模式上,霸王茶姬摸索出了一条“管理型加盟模式”,并被公认为这是公司的优势所在——设立了属地化支持团队,为加盟商提供实地支持,进入新市场时霸王茶姬先以自营茶馆试点,积累充分的本土运营经验后,再开放加盟合作。
这使得霸王茶姬实现了对加盟店和供应链的强化管理。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库存周转天数仅5.3天,为国内千店规模现制茶饮品牌的最低水平。
4.扩张新挑战:如何稳住单店GMV?
2024年门店数同比增长83%,快速扩张带给霸王茶姬的挑战是,其正在进入一个“消化周期”,这些在一年之中迅速新增的门店,需要去适应所在地市场并进一步拉高单店经营能力。
以单店月均GMV为例,2023年霸王茶姬的单店月均GMV为57.4万元,同比增速为94.9%;而到了2024年四季度,这一组数据变为45.6万元、同比下滑18.4%。
在快速扩张冲击上市这个阶段“告一段落”后,霸王茶姬需要进入一段精耕细作的周期。
Part 03
超高复购:
如何建立用户心理偏好?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的GMV由2019年的人民币1,0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727亿元,超过整体茶饮市场中的其他细分市场,到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人民币4,260亿元。
2025更为激烈的茶饮江湖,所有品牌都在争夺“核心存量用户”的腹容量。如何吞掉更多的市场蛋糕,稳住复购成为茶姬的工作重点。
根据霸王茶姬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商业模式高度依赖核心会员的复购,2024年来自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购买行为的会员的订单总数,约占订单总数的88.8%。
如果霸王茶姬想进一步提高业绩,稳固住并继续提高复购率是必经之路。如何提升用户的复购,霸王茶姬是这样做的:
1.提高产品力,2步让用户接受溢价
01 不断推新,刺激用户:
一方面,霸王茶姬需要进一步确保自己的产品吸引力,不断推出新品,地域限定新品,各种口味的茶拿铁,相比上一年,它的联名数量增加了约50%。
为了实现品牌高端化和差异化的定位,并提高大众辨识度,霸王茶姬从新品包装到宣传海报,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并且一季度至少多次更新,“国潮风”“可爱萌”“艺术美”目不暇接的设计风格出现在产品包装上,不断的刺激消费者购买。
02 周边策略,销量流量双收:
除了社交货币的“超级符号”C徽章、冰箱贴等周边外,它还做起了包包、围巾、手机链甚至宠物窝等周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霸王茶姬周边的创意,融合了节日、非遗、季节、城市、环保等多种主题,从不同维度吸引了自己的目标受众。
☞ 在传播上,除了用户的自传播外,周边还能作为品牌与其他品牌、IP合作的桥梁,能够在行业、用户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 在社交方面,在社交圈中获得更多的认可,赋予了周边社交价值。
☞ 在心智捕捉上,人口红利见顶,用户心智占领成为了品牌的营销目标,而霸王茶姬以出周边的方式来激活用户,打造具有品牌印记的传播,也能实现用户的心智卡位。
☞ 在产品价格层面,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有效溢价,为品牌带来可观的收益。
以周边为引,打造吸引、传播到转化的营销闭环,实现流量与销量的双增长。
2. 3年14亿,全方位轰炸营销
霸王茶姬对营销出手相当大方,从招股书看,2022至2023年,霸王茶姬的营销支出从7360万元暴涨至2.62亿元,2024年更是达到了11.09亿元,三年营销费用合计超过了14亿元。
在张俊杰这位90后的带队下,霸王茶姬的营销也戳到了现代年轻人的心坎儿上。
作为普通用户,感知更强烈的应该是霸王茶姬“无孔不入”的营销。从抖音到小红书等,霸王茶姬布局了全方位的社交媒体矩阵,将每个活动和产品宣发的声量都做到了最大化。
喝霸王茶姬产品“享失眠人生”的玩梗,被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霸王茶姬在巴黎奥运会期间签下网球运动员郑钦文为“健康大使”,以及去年“周年庆”时推出“7天1亿杯免单”活动,都一度在社交平台上刷了屏。
3.运动员+明星,聪明的代言人策略
01 运动员=健康形象
霸王茶姬选择郑钦文、汪顺、陈清晨、贾一凡、刘清漪和王瑞苗,刘翔等运动员充当健康大使,利用他的国民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强调品牌的健康形象。
大力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糖、低脂等,这些都是现代消费者非常关注的健康指标。
霸王茶姬的“东方茶”,恰好切中了现在消费者追求健康理念的消费需求。它主打的“奶+茶”,也在年轻人的消费认知中,把奶茶和“高糖”概念分离开来,并成为业内第一个公开产品热量的品牌。
02 明星店长=流量+话题
无论线上竞争多么激烈,线下在消费市场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一日店长”这一新兴营销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品牌吸引粉丝,提升话题度的有效手段。
王鹤棣、林一、翟潇闻、陈星旭、郭俊辰、徐梦洁明星店长霸屏,成霸王茶姬营销的“香饽饽”,在小红书等轻易引爆,不仅带来流量,还激活了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
Part 04
大单品=大爆发,
比蜜雪更赚钱的秘密?
很多人对霸王茶姬的了解,始于2023年:这一年,凭借大单品“伯牙绝弦”,霸王茶姬异军突起。
2022、2023及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国产生的GMV中分别约79%、87%及91%来自其招牌茶拿铁产品,其中约44%、57%和61%来自最畅销的三款茶拿铁(伯牙绝弦、桂馥兰香、万里木兰)。
霸王茶姬SKU体系之中,伯牙绝弦是收入贡献最高的SKU,在中国市场伯牙绝弦贡献了35%的GMV,而行业内主打大单品的瑞幸、蜜雪冰城体系内,均未有单SKU收入贡献比超过30%的“超级SKU”。伯牙绝弦在过去三年里的累计销售量突破了6亿杯。
霸王茶姬崛起时,包括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连锁品牌,都走的是“直营+鲜果茶”的路线。但张俊杰在思考后,决定把未来发展的重点“押注”在原叶鲜奶茶上,力推“伯牙绝弦”这一大单品。经典款带来了好处:
高效率:
产品集中的好处在于可以精简供应链,前端门店效率和后端供应链效率都可以拉得更高,也能实现规模经济。
当一杯茶被简化成了只有茶叶、鲜奶和糖浆,霸王茶姬就可以专注于布局茶叶供应链了。鲜奶茶的原材料不受季节性限制,可在常温下运输,更容易管控。
而从门店的角度来看,鲜奶茶大单品制作难度更低,标准化程度也较高。用张俊杰的话说,“可以保证80岁和18岁的员工生产效率一致”伯牙绝弦平均出杯时间8秒钟、每杯的口感差异率小于千分之二。
高利润:
麦当劳、肯德基和星巴克都有自己的经典品,麦当劳在国内卖的最好的就是巨无霸、麦辣鸡翅和麦辣鸡腿堡。麦当劳每年都有新品,但新品只是给两个信号,一是告诉顾客自己有新品研发能力,二是激活僵尸用户,让顾客再来光顾。
但消费品最后还是要往经典款路上走,这种产品能诞生的利润空间几乎是创新产品利润的两倍。
但同时,超级单品依赖,也是霸王茶姬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伯牙绝弦上市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三年,这意味着伯牙绝弦早晚会进入产品周期的后半程,加之,在霸王茶姬爆红之后,各大品牌相继推出了“类似”的轻乳茶产品,在“鲜奶茶”这条赛道上抢位。霸王茶姬需要尽快找到伯牙绝弦之外的主力SKU。
Part 05
网红奶茶的热度,正在消退
怎样寻找下一个机会?
张俊杰曾说,在他看来,奶茶行业的本质就是要“用茶的逻辑来做一杯水”,可以类比的就是咖啡行业的发展,并把“喝茶”做成类似于咖啡一样的商业场景。
既然星巴克对现代咖啡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那么霸王茶姬就要“像素级”对标星巴克。
既然要对标星巴克,全球化就是霸王茶姬必行之路。上市的地点,霸王茶姬也和其他新茶饮品牌选择落地港交所不同,瞄向了星巴克“大本营”所在的纳斯达克。
张俊杰的野心,也写在了霸王茶姬的招股书里。霸王茶姬差异化的路径,为新茶饮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2024年以来,茶饮品牌冲刺IPO的消息不绝于耳。新老品牌前赴后继,跃跃欲试者众多,竞争内卷加剧的背景下,行业的更迭也异常频繁。
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初代新式茶饮品牌纷纷在今年降低了开店速度,沪上阿姨、茶百道等门店规模大、扩店迅速的品牌,则时而传出加盟商亏损的传闻。
如果将时间轴拉回到更久以前,以更长的时间周期来观察茶饮行业的变迁,会发现茶饮行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
如今困扰行业的关于规模和利润的矛盾,也曾经困扰着喜茶、奈雪的茶等初代新式茶饮品牌。只是时至今日,行业仍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答案。
霸王茶姬的品牌势能已经成功打出,成了市场中难以被轻易取代的存在。但在新茶饮行业市场中,变革的浪潮从未停歇,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快速更迭。现在的用户,也很难轻易被一个品牌、一个大单品所黏住,“排队几小时买奶茶”的时期也已过去。
上市这条路,蜜雪冰城足足走了四年。站在纳斯达克门前的霸王茶姬,未来能否保持住高增长、经受住出海的考验,我们拭目以待。
想要了解更多霸王茶姬创始人背后有趣的故事,或是更细致的营销打法,欢迎留言告诉小辰,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辰木互动基于丰富完备的营销工具及内容策略、全链路服务模式,目前已为莫小仙、汤臣倍健、wonderlab、乐了等多个知名品牌,实现长效健康生意生长的种草解决方案。
来源:辰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