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从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引发东亚母女情感共鸣热潮,到国产剧《180天重启计划》《六姊妹》《雁回时》等以多元叙事展现母女关系,影视创作中母女关系题材正持续升温。这些作品以细腻笔触勾勒代际情感联结,或催泪共情,或另类破题,不仅折射出观众对真实家庭故事的渴望,
近日,从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引发东亚母女情感共鸣热潮,到国产剧《180天重启计划》《六姊妹》《雁回时》等以多元叙事展现母女关系,影视创作中母女关系题材正持续升温。这些作品以细腻笔触勾勒代际情感联结,或催泪共情,或另类破题,不仅折射出观众对真实家庭故事的渴望,更印证了当代影视创作对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的深度挖掘。
为她们的母女关系而共情
近日,被称为“眼泪炸弹”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热播,这部以济州岛为背景的年代剧,通过对光礼、吴爱纯、梁金明三代母女关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东亚家庭中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联结,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剧中,海女光礼以命相搏,供养女儿吴爱纯读书,临终前嘱托女儿的继父、奶奶关照爱纯学业;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没能考入大学的吴爱纯,在当了妈妈以后尽全力托举女儿,让女儿金明终于改变命运。“外婆在海里游,妈妈在地上跑,所以我才能在天上飞”,这句台词展现的“代际托举”让无数人“泪目”,当金明在飞机上攥着母亲卖房换来的日元痛哭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两代母亲不惜牺牲自己,为后代撑起的美好未来。当观众为剧中动人的母女关系而落泪时,其实也是找到了自身情感记忆的共鸣出口。
巧的是,国产剧也在尝试母女关系的破题,前段时间就有一部周雨彤、吴越主演的《180天重启计划》,把母女关系中“爱在心口难开”的矛盾推向了极致。
在叙事模式上,该剧选择了“90后失业女儿陪产70后叛逆妈妈”的另类设定,用轻喜剧的方式打破传统家庭剧的刻板框架,重新对女性自我认知、母女关系进行解构。
剧中,周雨彤饰演的顾云苏与吴越饰演的吴俪梅,从“互相嫌弃”到“彼此救赎”的转变令人耳目一新。吴俪梅不是传统剧中的“牺牲型母亲”,她高龄闪孕、再婚重组家庭,面对生活困境依然坚持“为自己而活”;顾云苏也摆脱了“乖乖女”的标签,失业后选择回家“啃老”,却在陪产过程中逐渐理解母亲的坚持。这种“反套路”的母女关系,让观众看到两代女性在独立与依赖间的摇摆与平衡。
180天里,母女俩完成了一段“彼此照亮”的成长轨迹,让观众看到女性力量的代际传递。有网友感慨:“妈妈教会我如何生活,我教会妈妈如何爱自己。”同时,剧情也融入了重组家庭、职场歧视等现实议题,展现出当代家庭的复杂切面,这些情节让观众意识到,家庭不是完美的乌托邦,而是需要共同经营的港湾。
《苦尽柑来遇见你》和《重启180天计划》展现的都是一种成长的母女关系,两部剧的走红,印证了观众对真实家庭故事的渴望。当“母女关系”不再被简化为“催婚”“叛逆”等标签,当亲情叙事回归生活本真,或许才能触动更多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母女关系当“配菜”也可以出圈
今年以来,母女关系悄然成为多部影视剧中的叙事主流,这是因为当下影视创作“大女主”题材蔚然成风。这些作品往往以女主角的成长、逆袭为核心线索,展现女性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奋斗与蜕变,其中加入的母女关系叙事,从成长互动、代际传承等角度,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情感体验与思考视角,即便作为“配菜”出现,也同样收获了观众的肯定。
和《重启180天计划》同期播出的《六姊妹》,采用编年体式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之间,何家六姊妹在时代长河中的命运沉浮,六个女儿在不同的时期和她们的母亲呈现出多样的母女关系,很多观众都感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同样是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由获茅盾文学奖《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华子与母亲李燕的母女感情也被人津津乐道。李燕是一位性格鲜明、充满力量的母亲,用勤劳的双手为家庭撑起一片天。面对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她坚决守护女儿华子,甚至以离婚相逼,让华子在成长道路上充满安全感。李燕给予华子极大的自主权,高考临近不强迫她学习,而是让她自己作决定。华子想要时髦的破洞牛仔裤,李燕没有指责,而是亲手为她制作。当华子因外貌被嘲讽时,李燕挺身而出,坚定维护女儿的尊严。在这样的陪伴下,长大后的华子也体谅母亲辛苦,不仅是花街六个孩子中最幸福的孩子,也是后劲最大那一个,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勇敢地面对一切,这段健康的母女关系也击中了观众心里最柔软的角落。
很多人都没想到,古装偶像剧会带火一对母女。不久前收官的古装剧《雁回时》里,核心情感线围绕庄寒雁与阮惜文的母女关系展开。这对“黑莲花母女”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完成双向救赎,也为传统母女叙事注入现代反思。温峥嵘饰演的阮惜文以“阁楼上的疯女人”身份藏身庄府十七年,暗中布局复仇。她对陈都灵饰演的女儿庄寒雁,冷漠表象下暗藏深沉母爱颠覆了传统母女关系中“慈母”与“孝女”的刻板印象。而它的爆火也从侧面折射出当代观众对传统亲情叙事的审美疲劳,而“黑莲花母女”的另类设定精准捕捉到了现代女性的情感需求,当观众为母女和解泪目时,实则是在为被压抑的亲情找到宣泄出口。
为何母女关系难成创作主流
韩国心理学家金志允在《母女的世界:爱与憎的矛盾体》一书中写道:母女关系包含的矛盾比任何的关系都要多。母女的世界犹如交织在一起二三十年的线团。尽管如此,与大多数人热议的夫妻矛盾或是婆媳关系不一样,母女之间的矛盾却是从最近几年才开始被关注。
国内影视中,以母女叙事作为主线走向大众话题的开端是2021年上映的《你好,李焕英》,最近几年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荧幕上涌现出一批自我意识觉醒的母亲形象。
在电影《出走的决心》里,李红不再局限于传统妻子与母亲的角色桎梏,毅然踏上寻找自我价值的旅程。然而,这一过程并非坦途,她始终在慈母身份与个体价值之间艰难挣扎,导演把她的内心矛盾与纠结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去年的口碑佳作《好东西》中,宋佳饰演的单亲妈妈王铁梅展现出强大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更用一种很新的理念去教育女儿。这些母亲形象的出现,无疑为影视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引发了观众对于母亲角色多元性的深入思考。
可是更多时候,母女关系仍然是作为“镶边”的形式出现在影视剧作品里。现在热播的《我的后半生》中,就有几段不同的母女关系。刘丽娜(梅婷饰)的母亲孙宝琴(许娣饰)在女儿离婚时表现出坚定支持,当众揭露女婿的出轨丑闻,并帮助女儿夺回财产主动权。而作为反面案例出现的吕原(丁嘉丽饰)母女,母亲展现出极强的控制欲,导致母女关系疏远。这些母女关系可以有更大的叙事空间,给观众引申出更多现实角度的思考,但在一个以男性为绝对主角的作品里,母女关系只能是作为陪衬出现。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黄河记者,母女关系很难成为当下影视剧的主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尺度难以把控,创作者既怕触及敏感话题引发争议,又怕表达浅显无法引发共鸣;其次是出于商业考量,虽然最近这段时间展现母女关系的影视剧集中爆发,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类作品很少产生爆款,而平台只会选择迎合大众情感共鸣的题材;另外,接连出现爆款后,母女关系叙事空间缩小,要求编剧另辟蹊径,找新角度和呈现方式,加大了难度。但他也表示,观众审美不断升级,平台打造“爆款预制菜”的成功率越来越低,要求平台和创作者不断探索新的题材、新的叙事方式,展现母女关系的作品未来一定还会成为发力的重点。
记者:任晓斐 编辑:邢媛 校对:王菲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