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这种食品在中国存在了1800多年历史,怎么成了韩国的专利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8:44 3

摘要: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百姓疾苦。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心怀济世救人的慈悲之心,在施药救济的过程中,妙手创造出了“娇耳”。当时,他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百姓,帮助大家抵御严寒,治疗冻伤。这“娇耳”,便是饺子最

饺子,这一在中国饮食文化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传统美食。一般普遍认为,饺子的起源可追溯到遥远的东汉时期,距今足足有1800多年。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百姓疾苦。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心怀济世救人的慈悲之心,在施药救济的过程中,妙手创造出了“娇耳”。当时,他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百姓,帮助大家抵御严寒,治疗冻伤。这“娇耳”,便是饺子最初的模样。

来到了南北朝时期。饮食习俗不断演变,有文献留下了“形如偃月,天下通食”的记载。短短八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食物的形状,与我们如今熟悉的饺子外形极为相像。可以想象,在那个时期,饺子的形状已逐渐固定,并开始在更广泛的地域传播,成为天下百姓皆喜爱的食物。

唐朝,此时的饺子已然基本成型,无论是从外形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与现代的饺子相差无几。从擀面皮时的劲道把握,到包饺子时的手法技巧,每一个步骤都被人们反复琢磨、精益求精。同时,馅料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除了经典的猪肉白菜馅、韭菜鸡蛋馅,人们还根据地域特色、季节变化,创造出了诸如鲅鱼馅、荠菜馅、虾仁馅等各式各样的馅料,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饺子凭借着自身的魅力与适应性,逐渐稳稳占据了中国人餐桌上的一席之地,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喜爱这一口美味。无论是阖家团圆的春节,还是寓意丰收的立秋,饺子都成为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成为老少皆宜、承载着浓厚情感的文化符号。

然而,饺子成了韩国人的专利。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显示,韩国一家公司于2023年2月24日申请的饺子外观专利,在2025年4月8日获准通过,专利保护期限为15年。其申请的饺子外观设计专利明确限定了14至16道顺时针螺旋褶皱、底部平坦、顶部隆起的半圆形面皮等核心特征。

我们要让全世界都清楚地知道,饺子,是中国的,这是不容置疑、不容篡改的历史事实。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文化交流活动、美食推广、知识科普等,大力弘扬中国的饺子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饺子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来源:秋思行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