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小子这是疯了吧?好不容易都快转业了,怎么又去签志愿兵了?那姑娘等你等了这么久,现在肯定不干了!"我爸拿着我的转志愿兵申请书,脸都气青了。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你小子这是疯了吧?好不容易都快转业了,怎么又去签志愿兵了?那姑娘等你等了这么久,现在肯定不干了!"我爸拿着我的转志愿兵申请书,脸都气青了。
我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1980年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但我站在院子里,后背却已经冒汗了。
"爸,我想清楚了。我在部队待得挺好,想多干几年。"我嗫嚅着回答。
"挺好?你那对象翠花都等你两年了,家里都快说好婚期了,你这一转志愿兵,又得两年起步啊!"爸爸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
其实我心里也不是滋味。翠花是生产队会计的女儿,在县城供销社上班,是村里人眼中的"金凤凰"。我入伍前,两家就有了口头约定,等我服完兵役回来就办喜事。可眼下,我却选择了留在部队。
"当志愿兵也不是一辈子的事,最多再干个三五年的......"我试着解释,"现在当志愿兵津贴比以前高多了,一个月能有二十多块呢。"
"行了行了,你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吧,反正翠花那边,你自己去解释!"爸爸丢下申请书,转身进了屋。
休假的日子过得飞快。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我去了一趟县城,见了翠花。我们在供销社后面的小公园里坐着,我把转志愿兵的事情和盘托出。
"所以,你的意思是,咱们得再等几年了?"翠花的声音很平静,但我知道她生气了。
"就是再多干几年嘛,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津贴也高......"
"王建国!"她打断了我,"我今年都22了,你让我再等五年?等你回来我都快30了!村里比我小的都当妈了!"
我无言以对。她说的没错,在农村,女孩子22岁已经不算小了,如果再等五年,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再说了,你转志愿兵图啥?还不是在部队里当兵,有啥出息?我哥同学的弟弟去年就转业了,现在在县里粮站上班,多体面啊!"
这句话刺痛了我。在我眼里,部队是个能让人成长的地方。我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娃,变成了能扛得起责任的人。我学会了开车,学会了收发报,还当上了班长。这些在翠花眼里,难道都不算出息吗?
"我......"我刚想反驳,但翠花已经站起来了。
"算了,我也不勉强你。你好自为之吧!咱们的事,到此为止!"说完,她转身就走,背影决绝。
我坐在长椅上,一时间不知所措。原本以为这次回来,能说服家里人和翠花理解我的选择,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归队那天,是我爸送我去车站的。一路上,他没说几句话,只是叮嘱我在部队好好干,注意身体。到了站台,爸爸递给我一个装满家乡特产的包袱。
"别忘了分给战友们吃。"他拍了拍我的肩膀。
正当我准备登车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跑了过来。是我们村的王大娘,也是翠花的远房亲戚。
"建国啊,等等!"她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翠花让我转交给你的。"
我愣住了,接过信封,手微微发抖。
"别多想,好好在部队干,啊!"王大娘拍了拍我的手,又和我爸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火车的汽笛响了起来,催促着旅客上车。我匆忙跟爸爸道别,登上了车。找到座位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信封。
信纸上的字迹工整秀丽,是翠花的手笔:
"建国:
我想了很多,也冷静了下来。对不起,那天说了重话。我知道在部队条件很艰苦,但你还是选择留下,一定有你的理由。我不懂部队里的事,但我能感觉到你的变化。你比以前更自信,更有担当了
。
我不能说完全理解你的选择,但我尊重你的决定。如果你真的想在部队多干几年,我可以再等等。不过,你得保证写信勤快点,休假时一定要回来看看我。
愿你在部队一切顺利。
翠花
1980.3.15"
读完信,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没想到翠花最终能理解我,愿意继续等我。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风景开始向后倒退。我把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上衣口袋,贴近心口的位置。远方,是我的部队,我的战友,还有我未完成的梦想;而家乡,有一个姑娘,正在为我守候。
回到部队后,我比以前更加努力。作为志愿兵,我有了更多的责任,也有了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开始系统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项在地方上也能用得上的技能。
"老王,又在看信啊?"室友老李打趣道,"是不是又是你那对象的?"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信折好放进口袋。自从转成志愿兵后,翠花的信比以前勤了,几乎每月都有一封。每次收到她的来信,战友们都会起哄,让我请他们吃食堂小卖部的方便面和冰棍。
"怎么样,她还等你吗?"老李递给我一支香烟。
"等呢,说是再给我两年时间。"我接过烟,但没有立刻点上。
"那你可得抓紧时间了,争取早点立功,说不定还能提前转业呢。"老李点燃了自己的烟,深吸了一口。
我知道他说的有道理。作为志愿兵,如果表现优秀,立了功,确实有可能提前转业。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1981年春节前,连队举行了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因为在一次野外驾驶训练中表现突出,我被评为了"优秀士兵"。这是我转志愿兵后的第一个荣誉,我激动得晚上睡在满是汗臭味的宿舍里翻来覆去,惹得上铺的胖子直骂我"电动蚊香"。
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去给翠花写信,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亲爱的翠花:
你好!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昨天我被评为'优秀士兵'了!这是我转志愿兵后的第一个荣誉。领导说,如果今年再立个功,明年就可以考虑提前转业了。到时候,我就能回家和你在一起了!
部队里的生活还是那样,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先跑操,然后洗脸刷牙,叠'豆腐块'被子,吃完早饭就去训练。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晚上还有政治学习。说起来挺辛苦,但我一点也不觉得苦。想到你在家里等我,我什么苦都能吃......"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翻出了抽屉里的存折。看着上面的数字,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从当了志愿兵,津贴比以前高了不少,再加上我平时省吃俭用,存了一笔不小的钱。
"对了,我这一年多存了差不多二百多块钱,准备等转业回去后,咱们买台缝纫机。听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想有台缝纫机,你在供销社肯定知道哪种牌子好。等我回去了,你挑,我买!"
写完信,我把它郑重地装进信封,贴上邮票,然后去找连里的通信员小张。
"哟,又写信啊?这次写了多少页?是不是又是写给你对象的?"小张调侃道。
"就两页,什么多少页的......"我有些不好意思。
"得,我帮你寄出去。放心,肯定送到你对象手里!你小子转志愿兵干得挺明白,瞧这不,对象也还等着呢!"小张接过信,冲我挤了挤眼睛。
几天后,连队派我去团部开会。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因为团部有个小卖部,里面的东西比连队丰富多了。会议结束后,我拿出攒了好久的钱,给翠花买了一条漂亮的围巾和一盒上海产的香皂。这些东西在农村可不多见,我想翠花一
定会喜欢。
回到连队后,我立刻写了封短信,和礼物一起寄了出去。吃晚饭的时候,老李看我心情特别好,非要问原因。
"给对象买了礼物,"我得意地说,"上海产的香皂,可香了!"
"嚯,是不是比我们用的肥皂强多了?"老李笑着说,"我们这用的肥皂,都能把皮搓掉一层。"
"那肯定的!"我笑着回答,"等你们休假,叫对象也给你们寄点好东西。"
"我哪有对象啊,"老李叹了口气,"农村姑娘不愿意等,城里姑娘看不上我们当兵的。"
"别担心,等你转业了,穿上军装,多神气啊!肯定有姑娘喜欢。"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是半年。1981年秋天,我们连队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配合地方上抗洪抢险。连日的暴雨使附近的河流水位暴涨,眼看就要漫过堤坝。
我们连夜赶到现场,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筑堤防洪。雨水打湿了衣服,泥浆灌进了胶鞋,但没有人叫苦叫累。我被分配驾驶运输车,负责往堤坝运送沙袋和石料。
那天晚上,雨越下越大,河水眼看就要漫过堤坝。情况紧急,我连续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往返于材料堆放点和堤坝之间。凌晨时分,一个急转弯处,车轮陷入了泥坑。
"快,都下来推车!"我冲着车上的民兵们喊道。
大家跳下车,齐心协力地推着卡车。就在这时,一阵山洪突然从上游冲下来,瞬间就要吞没我们所在的路段。
"快撤!车上的沙袋不要了!"我大喊着,示意大家赶紧往高处跑。
就在这危急时刻,我看到一个老大爷还在车旁边徘徊。
"大爷,快走啊!"我冲过去,想拉他离开。
"我的药......"老人指着车厢,原来他的救命药放在了车上。
容不得多想,我爬上已经开始被水淹没的车厢,找到了老人的药包,然后一把抓住老人的手,向高处跑去。
我们刚跑到安全地带,山洪就彻底吞没了那辆卡车。虽然车子报废了,但所有人都安全,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回到连队后,这件事被报告给了团里。没想到,团首长既没有批评我车子的损失,反而表扬了我在危急时刻临危不乱,挽救了老人的性命。更让我惊喜的是,我被记了一次三等功。
这个消息传回连队,战友们都为我高兴。老李一把搂住我的脖子,大声嚷嚷:"看看!看看!我就说老王有出息!这下子转业肯定能提前了!"
我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翠花,她的回信很快就到了:
"亲爱的建国:
恭喜你立功了!我在县城的广播里都听到了你们连队抗洪抢险的事迹,我特别自豪,向同事们说那是我对象所在的连队。你救了老人家,真的很了不起!
对了,你上次寄来的围巾和香皂我很喜欢,围巾我冬天天天戴,香皂舍不得用,放在柜子里当宝贝呢。你说的缝纫机的事,我妈说现在还是上海牌的好,结实耐用。不过你别操心这些,先把部队的事情做好,我在家等你回来。
最近听说可能会分房子,如果真的分到了,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未来的打算。等你休假回来,我们好好聊聊。
想你的翠花
1981.10.5"
读完信,我心里暖暖的。翠花不仅理解了我的选择,还为我的成绩感到骄傲。更让我高兴的是,她已经在考虑我们的未来了。
又是一年过去,1982年春节前夕,我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提前转业的机会。连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小王啊,你这两年表现不错,团里批准你提前转业。听说县里粮站正缺人手,团里可以帮你推荐过去。"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说。
"谢谢连长!"我敬了个军礼,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家后的事情
。
回到宿舍,我迫不及待地给翠花写了封信,告诉她我要提前转业的消息,并且可能会被安排到县粮站工作。这可是个好单位,工作稳定,福利也不错。
临行前,连队为我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战友们凑了一些钱,给我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说是送给我和翠花的结婚礼物。
"老王,到了地方别忘了兄弟们啊!有好事记得给我们捎个信,有困难记得找兄弟们!"老李拍着我的肩膀说。
"忘不了,下次休假你们来,我请客!"我笑着回答,"到时候让你们都尝尝翠花做的红烧肉,保管比咱们食堂的香多了!"
离开连队的那天,我站在营门口,回望着生活了三年多的军营。这里有我的青春,有我的汗水,有我成长的足迹。那些叠被子叠到手起茧子的日子,站岗站到腿发麻的时光,半夜紧急集合冒着雨跑操场的记忆,都历历在目。虽然要离开了,但我知道,这段经历将伴随我一生。
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翠花。两年多没见,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看到我穿着志愿兵的军装回来,她眼睛里满是骄傲。
"建国,你变帅了!"她害羞地说,"也黑了不少。"
我笑了笑,从背包里拿出那块手表,递给她:"这是连队兄弟们送的,说是给我们的结婚礼物。"
翠花接过手表,脸上泛起红晕:"那我们是不是可以......"
"可以开始筹备婚事了!"我接过她的话,握住了她的手。
我们的婚期定在了1982年冬天。在此之前,我顺利地进入了县粮站工作。虽然工作有些单调,每天就是验收粮食、记账、发放,但待遇不错,每月发的粮油也够我们小两口吃用。有时还能额外分到些糖果点心,我总会留着给翠花,让她带回单位分给同事。
婚礼那天,我特意邀请了几个要好的战友。看着他们穿着军装参加我的婚礼,我心中满是感激。如果不是当初坚持转成志愿兵,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一切。
老李作为我的主婚人,在婚礼上喝得醉醺醺的,抱着我不撒手:"老王啊,你知道吗,当初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出息!你看看,现在多好啊,有工作,有媳妇,有房子,都是因为你当初坚持转了志愿兵啊!"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我们用我在部队存的钱和翠花的嫁妆,添置了不少家具,其中就包括那台翠花心心念念的上海牌缝纫机。每到周末,她就会在家里哒哒哒地忙活,给邻居家的孩子做衣服,给我缝补军装。听着那熟悉的缝纫机声音,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我常常感到一种踏实的幸福。
有时候,翠花会突然问我:"你后悔当初转志愿兵吗?耽误了咱们两年时间。"
我总是笑着摇头:"不后悔。如果不是在部队多干那两年,我也不会有机会去县粮站工作,咱们的生活也不会这么稳定。"
确实,正是因为那封被邻居塞给我的信,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虽然当时看来有些冒险,却为我和翠花的未来铺就了更好的道路。
如今,每当我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张全家福,看到穿着军装的自己站在翠花身边,我就会想起那个在火车站收到信的年轻士兵,以及那个勇敢等待的姑娘。生活或许会有波折,但只要彼此理解和支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那封信,我一直珍藏至今。偶尔拿出来重读,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信中的温暖却从未减退。它见证了我们的过去,也指引着我们的未来。
"爸,这是啥?"儿子小军从柜子里翻出那个旧信封,好奇地问道。
我接过信封,轻轻抚摸着上面的邮戳,微笑着说:"这是你妈妈给我的信,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