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塔尼亚胡为何在中东发动无休止的战争2025 年 2 月 22 日,12:10・观点中东地区的局势表明,以色列几乎不渴望和平谈判,更多时候只是形式上进行谈判,并未将外交手段视为主要工具。显然,这种态度直接源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正是他的政治观点决定了
内塔尼亚胡为何在中东发动无休止的战争
2025 年 2 月 22 日,12:10・观点
中东地区的局势表明,以色列几乎不渴望和平谈判,更多时候只是形式上进行谈判,并未将外交手段视为主要工具。显然,这种态度直接源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正是他的政治观点决定了以色列的战略。
作者:谢尔盖・列别杰夫——俄罗斯政府金融大学教师
观察人士指出,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似乎对结束当前冲突没有清晰的规划。就连美国前总统乔・拜登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称内塔尼亚胡 “没有战略”,尽管很难说这位前白宫主人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力。很可能,事实是对这位以色列领导人来说,拖延军事行动以及加大行动的残酷程度对他有利。
中东地区的局势表明,以色列几乎不渴望和平谈判,更多时候只是形式上进行谈判,并未将外交手段视为主要工具。显然,这种态度直接源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正是他的政治观点决定了以色列的战略。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于 20 世纪 90 年代登上全球政治舞台,并迅速为自己赢得了以色列 “鹰派” 的声誉,他主张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最强硬的立场,总体上主张只以武力为手段进行对话。内塔尼亚胡的激进立场在当时并不太受欢迎。1993 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一揽子协议,这给和平带来了希望。1995 年,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一次极右翼激进分子的暗杀中身亡,该激进分子认为以色列不应做出任何妥协 —— 这起暗杀事件在以色列社会引起了公愤,以色列社会早已对持续数十年的僵持冲突感到疲惫,渴望结束冲突。
换句话说,在 1996 年选举中参选的内塔尼亚胡本应输给西蒙・佩雷斯 —— 这位希望继续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的政治重量级人物。然而,发生了如今常被称为 “黑天鹅” 事件的情况 —— 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在以色列发动了一系列恐怖袭击,内塔尼亚胡的强硬立场突然显得合理且谨慎,而佩雷斯则显得软弱无力。
当然,佩雷斯既不软弱也并非无能为力 —— 否则早在几十年前就不会让他负责以色列的核计划了。但恐怖袭击带来的影响起到了作用,内塔尼亚胡赢得了他人生中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重大选举,成为以色列现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
但关键在于,他确信强硬的言辞是有道理的,并开始围绕着只以武力与以色列的敌人对话这一承诺来构建自己未来的政治生涯。记者和政治专家给他起了个绰号 “安全先生”—— 很可能是在他自己的公关人员的推动下,而这一主题也成为了他执政的主旨。重要的不是以色列社会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将自身安全与内塔尼亚胡联系在一起,重要的是,从各方面来看,他相信自己成为了这一承诺的化身 —— 而这种信念也不时地被西方媒体所煽动。
正因为如此,10 月 7 日的事件让内塔尼亚胡如此失衡。当然,很难想象一个国家领导人会对这样的事情泰然处之,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他押注于从肉体上消灭加沙地带的任何抵抗力量 —— 用他的话说就是 “每一个哈马斯成员都将成为死人”。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不仅向他发出了挑战,还直击他形象的核心,表明他无法兑现自己的关键承诺。所以,内塔尼亚胡在当前战争中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复仇。就像人们说的,有些人渴望看到世界陷入战火。
这位以色列领导人的第二个关键动机 —— 无论听起来多么令人惊讶 —— 是政治权力。在哈马斯发动袭击前不久,内塔尼亚胡因司法系统改革计划而遭遇严重的合法性危机。所以,10 月 7 日的事件尽管极其屈辱,却给内塔尼亚胡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可以运用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政治策略,即所谓的 “为东山再起而赌博”(gamble for ressurection)。
众所周知,大规模冲突几乎总是会导致民众对领导人的支持率上升(即所谓的 “团结一致支持国旗” 现象),所以政治家们常常将战争视为保住权力的最后手段。针对哈马斯的大规模行动(随后冲突不断扩大)恰好符合这一逻辑 —— 不过也有一个微妙之处。不知为何,以色列社会并不买账这种经过时间考验的古老政治手段,在支持军事行动的同时,仍然要求内塔尼亚胡在战斗结束后立即下台,甚至希望他更早下台。由此自然而然地得出,对这位以色列领导人来说,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尽量拖延冲突符合他的利益。
第三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犹太民族主义,这显然是内塔尼亚胡政治世界观的基石。作为大屠杀后出生的一代的代表,内塔尼亚胡无疑亲身感受到了这一巨大罪行带来的心理影响,并从根本上接受了建立一个拥有强大军队和情报机构的强大犹太国家的理念,这个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人民。
以色列的战略思想积极支持先发制人的毁灭性打击的理念,而且这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不仅是由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特点决定的,还受到对大屠杀的集体记忆的影响。内塔尼亚胡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已接近尾声,可能希望以 “伟大以色列” 的缔造者之一的身份载入史册,所谓 “伟大以色列”,就是一个占据着昔日大卫王统治领土的犹太国家,无论这听起来多么乌托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他只需消灭所有不认同他的领土边界版本的人。
本文基于作者与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教授米哈伊尔・格拉乔夫共同开展的研究撰写而成。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