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田畴 耕启新程——红山根小学开展“春耕播种节”暨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9:08 2

摘要:4月17日,兰州市红山根小学全校师生站在春天的田野上,站在孕育生命的土地上,共同开启“春回田畴 耕启新程”2025年红山根小学春耕播种节暨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特邀甘肃百草中药材科技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专家赵恢女士、火车站街道红西村社区以及草场街小学、

4月17日,兰州市红山根小学全校师生站在春天的田野上,站在孕育生命的土地上,共同开启“春回田畴 耕启新程”2025年红山根小学春耕播种节暨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特邀甘肃百草中药材科技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专家赵恢女士、火车站街道红西村社区以及草场街小学、白银路小学两所学校四年级师生,共计900余人参与。

耕启新章・礼赞沃土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一场极具仪式感的“耕启新章・礼赞沃土”启动仪式,拉开劳动教育与农耕文化传承的序幕,引领师生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未来。

活动伊始,四年级学生以童声诗诵《春天的第一粒种子》率先奏响春耕序曲,孩子们清澈的声音饱含对土地的深情,传递着对生命萌芽的期待,瞬间营造出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紧接着,学校徐志祥书记登台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他以深入浅出的话语,深刻阐释了农耕文化在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方面的重要意义。

随着激昂的鼓声响起,六年级学生擂响春耕号角,全体同学以铿锵有力的呼号唤醒沉睡的土地,展现出向春而行的蓬勃朝气。呼号声刚落,6位特邀的“春耕使者”为学生授农具种苗,将劳动实践的使命稳稳传递到每位学子手中。随后,学校教务处王璞主任宣读责任田分配名单,明确各班劳动实践区域,名单发布后,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热情高涨,摩拳擦掌,为即将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蓄势待发。

在万众瞩目的破土仪式环节,徐书记、农业专家赵恢女士、师生及家长代表作为春耕使者,默契协同,完成破土仪式。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是春耕的开始,更象征着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开启劳动育人新征程。启动仪式最后,学校安全办王立龙主任结合劳动实践特点,围绕农具规范操作、田间作业安全、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强调要落实安全责任制,由教师全程监督,同时公布现场急救物资配备和应急联络方式,为后续实践活动筑牢安全防线。

耘梦田间・青苗初绽

耘梦田间・青苗初绽。来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师生共同参与燕麦、青稞、玉米等15类作物的种植养护,将劳动教育融入春日耕作,在实践中践行“五育并举”理念。

活动现场,粮食作物种植区成为农耕文化的传承课堂。燕麦、青稞、荞麦、小麦等作物的种植,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农耕智慧。老师现场讲解作物特性与种植要点,学生们分组协作完成翻土、播种等工序,在汗水中感悟 “粒粒皆辛苦”的深意。玉米种植过程中,师生借助直尺等简单工具,确定不同品种的种植间距,并认真记录种植步骤,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种植中。

蔬菜种苗种植区则充满生机与探索的元素,芹菜、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种苗的栽种过程中,学生们化身“小农夫”与“小科学家”,他们记录种苗生长数据,分析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种苗生长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将每天利用课间时间,观察记录蔬菜种苗的生长变化,了解叶片数量、茎秆高度等生长特征,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彰显地域文化与创新实践。枸杞、艾草、苦水玫瑰、芍药等作物的种植养护,让学生学习传统技艺,了解药用与经济价值。老师向学生介绍枸杞、艾草等作物的用途和价值。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地将枸杞幼苗、艾草植株移栽到指定区域,认真完成浇水、培土等工作。

此次春耕活动覆盖全校学生,每位参与者都拥有专属责任田”。通过翻土、播种、养护等一系列劳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种植技能,加深了对农作物生长知识的理解,更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树立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有效落实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

智耕融合·沃土课堂

智耕融合・沃土课堂。学校以 “N+1”学科融合为特色,创新实践路径,推动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深度交融,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与劳动的融合,聚焦文化浸润。学校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设计并有序开展系列活动:一二年级以绘本故事《小麦,你从哪里来?》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农耕知识,激发阅读兴趣;三四年级通过朗诵与春天、农耕相关的古诗,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五六年级开展田园诗歌创作活动,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表达能力,使其在笔墨间感悟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数学与劳动的结合,聚焦实践应用。学生们手持卷尺,对班级责任田的长和宽进行精准测量,进而计算土地面积,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作物单位面积平均产量,预估班级责任田的总产量,真正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而农具模型制作环节,则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空间思维,实现数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的有机统一。

思政与劳动课程,紧扣育人主题。学生利用废旧易拉罐改造种植容器,亲手栽种多肉植物。形态各异的易拉罐经过彩绘、拼贴等装饰,化身承载民族团结寓意的花盆,象征着各民族像多肉植物般紧密相依、共生共荣,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厚植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红色主题作品展示区,贴画、刻纸、素描等作品精彩纷呈,生动再现红色英雄事迹、遗址与战役,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爱国情怀。

科学与劳动课程,聚焦实践创新。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开展自动浇水装置的创新设计与淘米水研究。在设计自动浇水装置过程中,通过对水位感应、水流控制等原理的探索与应用,实现农作物灌溉的智能化;在淘米水研究中,分析其成分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这些实践不仅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

艺术与劳动课程,聚焦创意表达。学生以校园农耕基地为灵感源泉,一方面用画笔生动描绘春耕的繁忙景象与丰收的美好愿景,以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展现农耕之美;另一方面,巧妙利用树叶、树枝、花瓣等自然材料,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稻草人、创意十足的种子画等手工艺品。从构思到创作,学生们充分发挥艺术创造力,让劳动场景在艺术作品中焕发出独特魅力。

体育与劳动课程,聚焦趣味体验。学校精心设计抢种抢收、消灭四害、南水北调等趣味运动项目。抢种抢收模拟农事劳作场景,学生需快速完成播种与收割任务;消灭四害以趣味竞赛形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南水北调则考验团队协作与力量配合。学生们在奔跑、协作与竞技中,切身体验农耕的艰辛,不仅增强了体质,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劳动热情。

通过多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立体化育人体系。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锤炼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传承农耕文化、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坚实基础。

春回田畴,万物初萌动;耕启新程,育人正当时。红山根小学“春耕播种节”暨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大地为课堂,以春耕为契机,将劳动教育与多学科深度融合,奏响了五育并举的教育强音。这场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实践,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培育了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播撒下责任与担当的种子。未来,红山根小学将继续深耕劳动教育,以春耕精神为引领,在新时代的教育沃土上,培育更多向阳生长、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书写劳动育人的崭新篇章。

来源:观澜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