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新农村小学:城乡共享共建 护航师生成长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在北京市教委和密云区教委支持下,密云区新农村小学与西城区育翔小学、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分校开启了“手拉手”结对工作,力求通过深入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城乡携手 助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

为落实“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发挥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农村小学与育翔小学、古城二小分校发挥各自办学优势,促进学校间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密云区新农村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新农村中心,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为密云水库移民子女学校,2023年4月14日成为密云区教委直属学校。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12人、教职工56人。就是这样一所小规模的乡村小学,在“手拉手”结对中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育翔小学坚持“以人为本、严谨治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志存高远勇担当,勤学善思乐创新的育翔雏鹰”为育人目标,以“诚实、善学、健美、和谐”为校训,形成了“求实创新、砺志自强”的校风、“博学善教、启智润心”的教风、“乐学善思、笃学尚行”的学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分校自建校之初,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的办学目标,围绕“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育人目标,开展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手拉手”工作启动以来,三校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着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学校治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富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与社会实践能力等核心目标,三方校长每学期初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确保各项合作措施落到实处。

作为一所新成立的直属校,新农村小学吸收并融合两所结对学校的先进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成长”校园文化,丰富了办学理念与文化,借鉴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与决策能力:在教师层面,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大单元备课、共同教研、同课异构等活动,通过互访交流等方式,提升干部管理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在学生层面,通过学生交流研学活动、学生“手拉手”联谊活动,促进城乡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友谊建立,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研讨交流 提升干部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手拉手”工作中,新农村小学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为切实加强“手拉手”学校之间教育教学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所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元又富有成效的教师研讨交流活动。

新农村小学与育翔小学开展了“手拉手”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选派两校优秀教师,针对相同的课题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理念,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升。

新农村小学王晓菊老师借助《葛小大的一生》绘本故事引入本课教学内容,以排列彩旗为模型,通过观察、操作,利用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发现规律,引导学生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王老师的教学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落实新课程标准,诠释学校“成长课堂”文化内涵。

育翔小学刘迪老师设计“六一”会场布置的生活情境,以“猜花朵颜色”的游戏,激发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好奇心。通过摆彩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余数与彩旗颜色之间的关系,发现用运算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得到观课老师的一致称赞。

两位老师注重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借助几何直观,用数学的眼光调用解决此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方法、策略,再通过倾听、交流、反思,实施“有来有回”的教学过程。

王晓菊老师从情景创设、板书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表达自己对刘迪老师教学环节的赞赏。刘迪老师对王晓菊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生生互动表示由衷赞赏。两位老师围绕备课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困惑,研修活动实效性倍增。

新农村小学的学生们课堂表达声音洪亮,阐述想法自信从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延革分别对执教老师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并带领在场的老师们分析课程的核心内容,深刻认知创设课程目标的方法,就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行阐述,老师们深受启发。

“手拉手”工作启动以来,这样的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新常态。新农村小学与育翔小学、古城二小分校开展了组内教研、常态课诊断、师徒共上一节课、展示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依托拉手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各学科全面开展线上教研。线上教研形式灵活方便,学校全学年举办线上教育教学活动32次,参与教师达800余人次,不同学科教师全面受益,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依托拉手校资源,新农村小学将市、区级专家请入学校,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例如依托“成长杯”评优课,从教案指导、试讲、评优各个环节发力,一课多磨,发挥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新农村小学还与育翔小学的语、数、英、音、体、美等8个学科20位教师签订师带徒协议,现场举办拜师仪式,在教学上共建、共享、共赢。

为进一步发挥城区拉手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农村小学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实现提升,新农村小学全体干部还与育翔小学干部齐聚一堂,开展“反思促管理,携手双提升”干部案例交流活动。大家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同时,围绕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新农村小学书记、校长王燕与育翔小学校长刘云凤为干部成长把脉开方。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新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实践育人 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为开阔学生眼界,涵养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新农村小学与“手拉手”学校积极加强学生交流互动,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

为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劳动意识,2024年4月1日,新农村小学与育翔小学组织两校学生共上“大思政课”。两校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白乙化烈士纪念馆,认真聆听白乙化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诗朗诵环节,队员们用慷慨激昂的诗词缅怀先烈,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立志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两校还积极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学生们在科技园老师带领下,观看中国农业发展史和极星农业科技园科普视频,通过观看短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体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学生们走进农业参观展区、生菜生产区、番茄试验区,探秘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通过体验采收水培生菜,训练学生细心、认真、严谨的做事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能力;通过体验包装生菜,了解生菜的包装形式,认识产品的商业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农业的思想感情。

依托“手拉手”学校的优质资源,新农村小学还与古城二小分校携手,共同开展了首届学生成长节。在活动现场的作品展区,瓦楞纸浅浮雕、手工制作、“纸立方”科技创意……千余件创意作品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活动中,“纸立方”星际铠甲秀、特色社团展演、沉浸式体验课程、“纸立方创新力”课程展示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整个校园成为快乐的海洋。活动中,学校“‘成长﹢’创新工作站”正式启动。工作站聘请首都高校专家、教授为指导专家,引入科学、艺术、人文等各学科领域教育资源,以工作站为载体,针对具备创新潜力的学生,借助优质资源为其量身设置课程,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

开学典礼上,学生们通过网络与育翔小学同上开学第一课,共同聆听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郭树人带来的“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主题讲座,感受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在育翔小学70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中,新农村小学合唱团的部分学生与育翔小学学生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新农村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与家长通过观看线上直播的形式,和育翔小学的一年级家长一起,共同聆听北京市西城区教科院生涯中心侯玮主任关于“提升情绪智力,促进亲子成长”的讲座……一次次的交流活动,增进了两校学生的友谊,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面向未来,新农村小学将以“手拉手”工作为契机,借鉴学习城区优质学校的办学优势,打造“成长”文化,构建“成长”课堂,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成长”人,积极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关注学生发展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之路。

来源:现代教育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