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崇禧,1893年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回族家庭,打小就聪明伶俐,立志从军。1911年,他考进广西陆军小学,后来转到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一步步在军界崭露头角。1926年北伐战争,他带着广西部队打得风生水起,立下大功,人称“小诸葛”。到了抗战时期,他参与指挥台儿庄战
白崇禧死后,蒋介石去吊唁时,在灵堂上问白家人有何困难,白崇禧的小儿子白先敬说:“白家子弟有困难也会自己解决,不会求人。”
白崇禧,1893年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回族家庭,打小就聪明伶俐,立志从军。1911年,他考进广西陆军小学,后来转到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一步步在军界崭露头角。1926年北伐战争,他带着广西部队打得风生水起,立下大功,人称“小诸葛”。到了抗战时期,他参与指挥台儿庄战役,战果辉煌,成了正面战场上响当当的人物。不过,他跟蒋介石的关系可没那么简单,俩人从合作到对立,故事一箩筐。
北伐成功后,白崇禧跟李宗仁这些桂系大佬,跟蒋介石的矛盾就没断过。1927年,他跟汪精卫联手逼蒋下台,1931年又掺和反蒋行动,搞得蒋介石头疼不已。到了解放战争,白崇禧在军事上听蒋调遣,可政治上却主张“和平解放”,跟蒋介石的硬干到底完全不搭调。1949年,国民党兵败退到台湾,白崇禧也跟了过去,当了国防部部长,可手里没啥实权,日子过得憋屈。
在台湾那几年,白崇禧的处境挺微妙。街头巷尾常传蒋介石想除掉他,怕他威胁自己的地位。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在台北家里突发心脏病去世,73岁。死因到现在也没个定论,有人说是蒋介石下的手,有人觉得就是病死的。他的儿子白先勇站出来说,父亲是自然病故,跟传言没关系,可这话没堵住外头的猜疑。
白崇禧走后,蒋介石亲自去白家吊唁。在灵堂上,他问白家人有没有啥困难,想表示点关心。可白崇禧的小儿子白先敬却甩出一句:“白家子弟有困难也会自己解决,不会求人。”这话听着硬气,可细品品,里头满是对蒋介石的不信任。蒋介石听完,估计心里也不是滋味,待了没多久就走了。
白先敬这句回应的背后,是白家人对蒋介石的积怨。白崇禧在台湾那几年,没少听说暗杀的事儿,家里人怀疑跟蒋介石脱不了干系。加上白崇禧活着时,蒋对他一直防着,生怕他翻出什么浪花来。所以,蒋介石这趟吊唁,白家人压根不买账,觉得他那点“关怀”太假。
说起蒋介石为啥这么忌惮白崇禧,还得看白崇禧的本事。他军事上能打能谋,北伐、抗战都立过大功,政治上又有自己的想法,跟桂系势力绑在一起,在国民党里是个不小的威胁。尤其解放战争那会儿,白崇禧主张“和平解放”,跟蒋介石的路线对着干,蒋哪能不把他当根刺?
白崇禧这辈子,功劳不小,坎坷也不少。他跟蒋介石的恩怨,其实就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一个缩影。北伐时并肩作战,到了后来却互相拆台,解放战争再到台湾的日子,更是斗得你死我活。白崇禧去世,带走了一段风云,也留下了不少疑问。
说到白崇禧的军事才能,真不是吹的。北伐那会儿,他带着广西部队打上海,硬是把孙传芳收拾得服服帖帖。抗战时,台儿庄一战,他跟李宗仁配合默契,打得日军丢盔弃甲。可惜,政治上他没站对队,反蒋次数多了,蒋介石对他越来越不放心。到了台湾,他空有个部长头衔,手底下没兵没权,跟个摆设差不多。
白家人的态度,也挺能说明问题。白先敬那句话,不光是自尊心在作祟,更是白家对蒋介石的失望。他们觉得,白崇禧这些年为国民党出生入死,到头来却落得这么个下场,蒋介石的吊唁不过是走个过场,啥忙也帮不上。白家人宁可自己扛着,也不愿低头求他。
再回头看看蒋介石这边,他对白崇禧的防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白崇禧在桂系的地位,加上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蒋介石没法不忌惮。解放战争后期,白崇禧在华中战场指挥作战,虽然没挡住解放军的脚步,但也让蒋介石看出他的能耐。蒋介石心里清楚,放着这么个人在身边,迟早是个隐患。
白崇禧去世后,外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军事上是个天才,政治上却太天真;有人觉得他跟蒋介石斗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输了。不过,不管咋说,他留下的故事确实值得琢磨。从北伐到抗战,再到解放战争,他见证了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也成了历史书里绕不过去的一页。
来源:小看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