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品类、新高度——聊聊NIPO A100磁吸大尾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9:50 3

摘要:在开发A100的过程中,创始人&工程师黄工跟我说,他的目标就是做到N2的90%水准,然后价格卖到3K内,这是一个极其夸张的产品定位,因为N2这台机器虽然没卖到超旗舰的价格,但本身就是T0档的素质、T1级的调音水准,只是产品的设计、调音风格等局限、以及品牌力的不

在开发A100的过程中,创始人&工程师黄工跟我说,他的目标就是做到N2的90%水准,然后价格卖到3K内,这是一个极其夸张的产品定位,因为N2这台机器虽然没卖到超旗舰的价格,但本身就是T0档的素质、T1级的调音水准,只是产品的设计、调音风格等局限、以及品牌力的不足,不足以支撑它卖到LP6TI和N30LE的价格,但它放到现在来说,素质也还是不低于后来的GT2和E7的存在。所以,如果我告诉你A100真的是一台“小N2”,是不是有点起鸡皮疙瘩了?

而A100和N2相比,有一个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放在同价位的产品里,它更加是一个合格的“商品”,不论是设计、做工水准、配色的实际效果、使用体验、材料的选用,包括对金属处理的加工细节上,我认为A100是一个远超N2的、更为完整的“数码产品”,至少它绝对是一个和友商相比,看着、摸着、用着都很上档次的东西,而N2作为安卓播放器的话则有太多的外在槽点和使用体验槽点,虽然很多人因为声音可以忍受,但总归会让NIPO的品牌力显得不那么入流吗不是。


A100的默认机身颜色都为金色,有三种皮革颜色可选,我特地选了一个蓝色,这个蓝色的饱和度偏淡而且颜色会有一点点的青色调,但摸到实物后我觉得貌似确实不如黑、橙那么搭金色。机身并没有单纯地去用拉丝或者均匀化的喷砂处理,处理方式是基于纳米级光刻工艺并雕琢出了一种有些国风的纹路,官方称之为“水墨云纹”。


USB和两个耳机口并没有做对齐,某些角度看感觉有点像是囧的表情包人脸,可能强迫症会有些难受。那既然USB口放在和耳机口同一侧,其实也意味着它在设计层面是以磁吸+放在音源背部的方式去设计的,所以标配了Magasafe磁吸装置,苹果用户可以直接裸机使用它的磁吸功能,而其他类型的设备的话,机身内也附赠了O型和C型的引磁片,并且吸力超强。机身本身的重量只有131g、包括掂起来的密度也非常小,所以它非常适合磁吸贴附手机的使用方式,额外给握持增添的负担很小,放在口袋里也没什么问题。机身的物理按键均集中在同一侧,其中音量的+键和功能键上做了一个突起,应该是为了方便盲操所设计。除了电源键和音量加减按键外,另一个独立的功能按键主要用于切换增益和滤波,长按会切换增益、短按切换滤波模式、双击复位滤波模式,逻辑很清晰,具体的滤波顺序可以参考说明书。


在硬件配置方面,其实A100上有很多从N2上下放而来的技术,而很多N2上的技术则是NIPO官方对于一些来自金嗓子、马克莱文森等大厂的台式音响技术的模拟和集成化、小型化,比如A100也继承了N2上标志性的超线性耳放和电流镜IV转换技术,精密匹配 200+ 晶体管对,实现高精度信号转换,以及通过单级增益实现 I/ 转换、低通滤波(LPF)及电压放大等多种功能,缩短传输路径,减少声音的污染、更为中性自然。而作为一个可能用来接各种音源的大尾巴而言,供电和USB信号处理也是极为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一环,比如机身内部采用了9路电源独立供电分配给不同的IC区域,且采用了内阻低至 20毫欧的高密度锂聚合物电池,还有凌特超低噪声电源芯片和多颗松下、KEMET 超低ESR钽电容的加持。而在USB信号重整方面,A100搭载了来自ADI的专利技术——iCoupler“磁隔离”,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断前端手机或电脑 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同时在接收端采用飞秒级的有源晶振对USB信号进行整形再生,可以大幅度提升 USb信号的质量,从而减少对前端手机或转盘及昂贵线材的依赖(我已经劝退了几个想给A100配独立转盘的朋友),这颗芯片在3K档的前端设备中无疑是奢侈级的配置。


在写A100的声音部分的时候,不论是它实际呈现出来的声音上限、还是可能会被拿来参照的对象,都让我着实是捏了一把汗,尤其是刚上手后我不抱期望地去试着插了索尼的MV1、HIFIMAN的ISVARNA、和声力的巴洛克,它推出来的近似台机一般的框架——是的,和N2如出一辙的那种安定感,甚至都不需要开高增益的那种程度,着实是有一些吓人。而在驱动耳塞时,它在密度、大动态方面的表现非常有N2的风范,是那种大气、甚至霸气一般的驱动能力,我甚至都没找到它推不开的塞子,即便是最近刚写过的那个阻抗低至15欧的Madoo 622,可以说它比很多高阶的播放器都推出了更好的控制力。


而这里既然说到了阻抗的问题,就顺带提一下,NIPO应该是第一个在详情页提到了“8欧重负载”这个概念的厂家,低阻虽然更容易推“响”,也就是刻板概念中的好推,但对于前端设备来说,8欧是属于更高的负载、更容易削THD+N和损失动态范围,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会说过低的阻抗、尤其是头戴,反而会更难推的原因,而A100则是一个可以在重负载下也保持性能稳定和控制力的设备。从数据上来说,A100的信噪比仅有115dB,且失真也就是个0.0X%的水平,给人一种音量开大就要削波的感觉,但实际上它和N2一样,在不同负载下的失真与噪声表现是稳定的。怎么理解这个事儿呢,以钛菊的4.4口为例,我曾经在它的300欧阻抗下测到了127dB的信噪比,但在16欧下就降到了116dB(这里不是鞭尸乐图,是大部分播放器的真实情况,可以参考我2022年前后的各种公开数据),而A100在空载与高负载下都为115dB,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还在用AP的时候一直提倡厂家标带负载数据、以及用户不要只看最大输出下的信噪比/动态范围,因为空载或者满载的参考性是非常有限的,真正好推与否,灵敏度才是更有参考性的。


至此,相信大家对于A100的带负载能力、驱动的上下限就非常有数了,它是一个既可以胜任常见的动圈头戴驱动、又能够把低阻低敏的耳塞在控制力上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产品,而且两者都完全是属于“舒适区”,没有丝毫勉强的感觉,尤其是对于耳塞而言,越难推的东西在A100面前就越显得游刃有余,高达300mA的电流输出能力带来的听感是那种既饱满、且富有余量的推力。听感上,A100的声音非常的宽松、甚至到了蓬松的地步,但并没有影响到瞬态响应能力,清晰度和结像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声像的实体化感觉很到位,没有肉乎乎或者线条过于锐化的感觉,同时声场的宽度、纵深完全是旗舰级播放器的水准,不论是推头戴还是推耳塞都与N2的差距极小。人声方面,A100的质感会更接近N1的那种风格、但是比N1略干净一些,要比N2来的更暖、更柔缓一点,如果你想让声音更加干净利落或者进一步柔软化的话也可以在滤波器设置里去调整。在整体的音乐性表达上,A100的低频部分会有所侧重,极低频给的很足、整个下盘呈现的很深沉且密度极高,但这种高密度也依然是足够轻盈的、活泼的,不是那种淤堵或者存在一些压迫感的密度,包括即便是拿A100去推那些低频本身偏多的耳塞,比如ddHiFi近期的Surface,那种能量感也完全是“化开”的感觉,非常自然。


如果要说音色的缺陷,正好前两天也在渣浪上和一位老朋友讨论过,我觉得倒谈不上是什么缺陷、而是一种风格的取舍,A100的高频和N1一样,都谈不上有什么明显的亮度、尤其是极高频的部分滚降的很早,导致如果去听一些日系狭义的ACG、或者偏重金属的摇滚以及电音类的曲目,A100的高频部分是偏暗、偏柔的,缺乏穿透力和光泽感。这样的高频可以说非常的“现场”,尤为适合古典、爵士类的现场曲目,高频器乐本身的亮度是准确的、但就像现场一样经过了一个合理的衰减再进入人耳,听不到一丝的攻击性和刺激感,但这种听感对于听惯了现代声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一种偏暗、极高频延展度不够的表现,这种区别就像是HD600之于K701一样,是完全不同的高频路数。


在适配性上,我认为A100可以适应几乎绝大部分的耳塞、头戴的搭配,而且它的推力远超过它体积所能带给你的预期,尤其是推头戴的表现要明显胜过我手头除了大菠萝2、Mystic以外的所有同类型、同体积竞品,风格会比N2这种旗舰级播放器要在能量感上略侧重下盘一点点,高频虽然存在感不算强、但单拎出来听Solo或者室内乐的话,素质和质感都是很到位的,基本上除了对极高频和高频亮度氛围有特定需求的用户以外,A100都可以作为一个盲狙的选项。


聊完了声音,还有一些功能体验方面的东西要聊聊。

首先是,展会上展出的那个几乎短到可以忽略的USB线,NIPO可能不会再推出了,极为易损,而最近刚好TimeEar推出了一根代号为TEC-B2的线满足了我的需求,相当柔软,内部做了全漆包,仅售28元,可能屏蔽性不如原配的好,但便宜、柔软、好用就值回票价了,而且音色也可以作为一个调味剂,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此外,NIPO原配的这根线其实是会稍暖一点,如果想要获得更极致的纵深和结像,乐彼的WP2弯插版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购入的东西,不要因为觉得A100便宜就配不上它的身价,相信我,折腾USB线对A100来说是值得的(这里和前文说的不依赖昂贵线材并不冲突,依赖是一回事、是否有揭示力那是另一回事,我倒确实不推荐给A100上太贵的音源)。还有一个我觉得对用户最友好的点在于,A100的信息量好像并不是很挑音源,说白了,接我手机和接PC、接国砖、接V3D下的表现差距并不大,可能动态与框架是V3D更好,但A100在任何设备下的信息量表现都非常稳定、充沛。


说说缺点。

首先,我这次确实不打算吐槽A100的设计和外观,这个对于NIPO这样的牌子来说已经是超出预期的表现了,但在使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切歌的时候会存在轻微的爆音,这个对于喜欢跳文件夹切歌的用户来说是有一些膈应的,同码率的就不会,这个问题也算是行业普遍的问题,对于习惯听专辑或者用头戴的用户来说不敏感,对用户的影响可大可小,很多大厂至今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可能是出于为了保护音质,A100在开机工作模式中是不能充电的,这个其它厂家的处理方式可能是用2个USB口来解决,一个充电一个数字输入,但A100这边做不到、而且那种一分二的USB头也不能用,但这个也找补一下吧,得亏它有13个小时的续航,不然还真是个不小的槽点。还有个小问题,A100没有自动关机的设置,而我也没有顺手关机的习惯,但半天不用后还是有电的,咨询过NIPO官方,它的待机续航大概在97小时左右,但海贝APP无法进入低功耗模式,一直插着的话可能会掉电较快。


没想到写到现在已经写了接近4K字,但我感觉其实从产品的使用角度来说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把A100给讲透,但其实最后的结论还是融为一句话,NIPO本身就是一个做声价比的品牌,A100更是把这个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N2的音质让很多用户容忍了它的诸多缺点的话,那A100俨然本身已经是一个足够好用的东西、声音在3K档内也近乎是无出其右的存在,如果前文提到的那些声音风格特性戳中你的点的话,A100可以说把同体积的大尾巴产品力推向了一个空前的、远远甩开第二名无数身位的高度。

来源:李凌佳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