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社交媒体回应网友关于SUV车型“YU7”的提问时表示没有YU7,并且表态:“别着急,该来的会以最好的状态来”,侧面印证了该车型的延期可能。尽管官方未明确否认YU7的存在,但结合近期小米汽车交付量飙升与产能调整动态,外界猜测其战
4月15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社交媒体回应网友关于SUV车型“YU7”的提问时表示没有YU7,并且表态:“别着急,该来的会以最好的状态来”,侧面印证了该车型的延期可能。尽管官方未明确否认YU7的存在,但结合近期小米汽车交付量飙升与产能调整动态,外界猜测其战略重心或暂时转向巩固现有车型市场地位。
2024年12月9日,小米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宣布第二款车型定名为“小米YU7”,定位中大型纯电SUV,并计划于2025年6-7月上市。该车型自亮相工信部以来备受关注,其参数显示车身尺寸达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配备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与博世ABS系统,双电机峰值功率达508kW(220kW/288kW),最高时速253km/h,续航表现突出。雷军更在2025年2月试驾后称赞其“一千多公里补能两次”,续航能力成为核心卖点之一。
然而,李肖爽此次的回应暗示YU7的上市节奏可能调整,此举或与小米汽车当前产能分配及市场策略有关。2025年3月,小米SU7系列交付量突破29,000台,产能爬坡顺利,全年目标已从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在此背景下,集中资源保障SU7系列的交付成为当务之急。
尽管YU7的上市计划暂未明确,但其产品定位清晰:对标特斯拉Model Y,主打中高端SUV市场。该车型规划起售价23.59万-25万元,配备四屏交互与运动跨界设计,CLTC续航最高770km,动力性能超越小米SU7 Max。若如期推出,YU7有望填补小米在SUV领域的空白,与SU7形成“轿车+SUV”双线布局,直接冲击特斯拉、蔚来等品牌的份额。
不过,当前新能源SUV市场竞争白热化。小米若想借YU7突围,需在产能、营销与服务网络等多维度同步发力。
当然,YU7的延期未必是负面信号。一方面,SU7系列的需求激增可能迫使小米暂缓新车型发布;另一方面,延后上市可为YU7预留更充足的路测与优化时间。此前,小米YU7已通过大规模路测,雷军称其“完成度超90%”。若能在2025年下半年以更成熟的姿态亮相,或可避免重蹈部分品牌因仓促上市导致的品控争议。
写在最后:
面对市场对YU7的期待,小米汽车选择以“稳”应变。在交付量飙升与目标上调的背景下,保障现有产品线的市场地位成为短期重心。而YU7的“姗姗来迟”,或许正为小米汽车积蓄更大的爆发力。随着下半年产能进一步释放,小米能否凭借“双车战略”冲击年销35万辆目标,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小林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