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灵璧,隐藏着一座正学书院,传承千年文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20:03 3

摘要:苏轼曾游玩灵璧名园,张氏园亭,并倡导在灵璧设立学堂,名流望族翕然响应。元丰元年,学堂建成,时人称其为“竹中精舍”。苏轼誉其他日必为“灵阳圣地”,后正学书院创建于此处。

在宿州灵璧,保存有一座古书院,苏轼曾于此处设立学堂,乾隆皇帝亲临题字赠联,这就是位于“山川灵秀,有石如璧”的灵璧县的正学书院。

苏轼曾游玩灵璧名园,张氏园亭,并倡导在灵璧设立学堂,名流望族翕然响应。元丰元年,学堂建成,时人称其为“竹中精舍”。苏轼誉其他日必为“灵阳圣地”,后正学书院创建于此处。

正学书院是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古代建筑,其主体结构由“学道堂”和“阅卷厅”组成,堂、厅对峙,俨然而立。其房舍均为模拟宫殿式木架结构,栋梁交织,犬牙交错,组织严紧,勾心斗角,青灰砖墙,赭红瓦顶,飞檐凌空。

灵璧正学书院,在灵璧老城东南隅灵璧县实验小学(云路校区)内,是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钟大章所建,他的老师邹元标题写匾额“正学书院”并作《正学书院记》。

《正学书院记》(节选)

灵壁即古虹州。予门人钟叔和氏拜是邑长,予折简曰:「邑与洙泗伊迩,我圣祖龙飞地,涵泳圣涯,浸灌深厚,而俗固质直右儒。以子淳衷古行,稍一振铎,必有闻风而兴者。」叔和懔懔不溺于职事,上下交孚,声名畅茂。稍间,从诸士请,捐俸及锾金,辟馆罗诸士肄业其中,颜曰「正学书院」。中祀先师,左右为号舍,诸水汇池,巽峰耸峙。转东南创文昌阁,诸士来游来泳,若身亲洙泗之境,而与三千七十子游,于惟盛矣。虽然,以正学名馆,得无意乎?夫正者,邪之对,有正则有邪

......

是谓正学,殊不负钟君造士德意。予久废田亩,无所用之,生平于此学不敢视为赘疣。他日策杖来听弦歌,诸士得无以正学勖我者乎?用记以俟。落成年月及督工人员别有记。

何为“正学”,即以儒学为正,继承阳明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为正。要做到“正学”,就要继承孔子“以明明德于天下国家为极致。

灵璧正学书院是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院。历史上,书院是培养科举人才、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兼具藏书、学术交流功能,对当地文风兴盛起到推动作用。

正学书院为灵璧县人才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窗口,促进了兴师重教传统的形成。

走在这里,青砖黛瓦,檐角低垂,仿佛仍能听见几百年前的读书声。想当年,不知多少学子曾在此学习,而今人去院空,唯余风声低吟。

如今,在灵璧城北的灵璧中学,重建了一座新的正学书院,传承灵璧千年文脉,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成长与辉煌。

安徽省灵璧中学是灵璧县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其前身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正学书院,中学建制始于1944年。1996年由县重点中学升格为宿州市重点中学,2001年9月又被批准为“安徽省示范高中”。老校区位于灵璧县灵城镇教育路1号,2020年8月整体搬迁至灵城北部(杨河路与磬山北路交叉口)新校区办学。

来源:宿说城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