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权就够了吗?” 中国汽车的上汽模式:进阶才是王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20:17 3

摘要:众所周知,近一段时期以来,“平权”成了汽车行业的重大话题,各种各样有关“平权”的话题充斥着汽车圈:科技平权、智能平权、油电平权等。与此同时,和汽车安全相关尤其是电池安全、智驾安全相关的事故却频频发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担忧。为此,有车企甚至

“‘平权’本质是什么,做到‘平权’就够了吗?”

众所周知,近一段时期以来,“平权”成了汽车行业的重大话题,各种各样有关“平权”的话题充斥着汽车圈:科技平权、智能平权、油电平权等。与此同时,和汽车安全相关尤其是电池安全、智驾安全相关的事故却频频发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担忧。为此,有车企甚至喊出了“安全平权”的口号。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汽车行业发展百余年,“安全”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当下成为了奢望?难道,汽车行业发展百余年来,汽车企业不再需要搞明白什么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而只需在营销上卖弄一些奇技淫巧搏得销量即可?上汽作为行业“旗手”级别的企业,在这种状态下应该考虑什么?”

4月10日晚,上汽集团举办的上汽之夜上,针对行业热议的“平权”话题,针对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汽集团再一次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平权”的本质,就是新鲜事物的普及化过程,可以推动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将会形’成‘我有、你有、大家有’的局面。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要在‘平权’驱动下,不断实现‘进阶’。做到‘我好、你好、大家好’”,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在发布会上称。从“平权”到“进阶”,上汽再次提出了自己对行业发展方向的独特理解。

合资合营 与中国汽车工业同频共振的岁月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集大成者,上汽集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成为整个行业压舱石般的存在。事实上,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之路,正是中国汽车从屈膝师从海外车企,到最终实现“科技平权”,并顺利“进阶”到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真实写照。

以上汽集团为例,早在70年前,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揭牌成立。数年之后,凤凰牌轿车研制成功,上海牌轿车实现批产,中国汽车工业此后爆发式的发展,由此成为可能。

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开启了合资合作的先河,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一系列汽车合资公司先后创立,并不断突破产销量新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整车制造与零部件产业体系,整车产销破千万辆也由此有了可能。

10年前,上汽首提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此后,中国汽车工业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新四化”浪潮。2023年,中国出口汽车49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年度汽车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其中,上汽集团共出口109.9万辆,排名中国车企第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占据了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半壁江山。中国汽车向全球市场前进的路,从此无人可以阻挡。

2024年5月,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宣布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正式启动。在这一合作框架之下,全新的“AUDI”品牌诞生,标志着中国车企首次以技术输出方身份,参与全球豪华车标准制定。

2024年11月,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正式签署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延长至2040年。这意味着,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正式打破“技术引进”的传统模式,迈向“技术反哺”的合资2.0时代。

也就是说,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上汽集团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引领者。也正是依靠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旗手级”车企的努力,中国汽车工业逐步学习、掌握和创新突破了全球最先进的汽车产业技术,中国乃至越来越多的全球消费者,正逐步享受到由中国车企主导的“科技平权”所带来的高质量的汽车产品。

截至目前,上汽集团的产品已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9400万;其中,海外用户高达500万。不仅如此,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通过数十年的发展,不仅与海外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培育出中国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更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传统汽车工业的全新生态,使得中国汽车工业走出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成为了可能。

“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与我们的老朋友大众、通用等合资合作伙伴共创,同时与华为、魔门塔、地平线等跨界伙伴合力打造产业新生态,让全球顶尖技术加速落地应用,为美好出行赋能”,王晓秋指出。在他看来,当前阶段,这是上汽集团乃至整个中国汽车工业通过“进阶”实现“美好”的重要路径。

最新消息显示,4月,上汽集团与OPPO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率先实现车机、手机“软件共通、生态共融”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家庭、出行、办公等一系列场景,面向全球市场为用户打造连续完整、服务随人、开放灵活的智能生活全新体验,积极代表中国智造,打造“出海新名片”。这意味着,这一合作将助力上汽集团进一步迈向全球市场。

自主创新 中国车企的百年之路

当全球汽车工业进入到以中国汽车产业为龙头的全新发展阶段,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兴起,要如何才能实现“百年车企”梦,依然是摆在中国车企面前的重要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还是上汽,再一次站在了中国车企的前列。

过去十年间,上汽集团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1500亿元,累计获得超2.6万项有效专利,成功推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一家企业同时在“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技术路线上全力推进,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不多见,这也是上汽集团敢于在各种产品发布环节聊技术、聊安全而不是聊“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重要支撑。

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上汽将落地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2026年,上汽将开启L3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搭载L3的新车将陆续推向市场,同时上汽新一代整车平台已为L3预埋架构,无需额外改造;2027年,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技术将在智己汽车上首发落地。

针对用户的“省钱”需求,上汽推出强大的DMH混动技术,努力打造“效率机器”,其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6.3%。搭载该系统的整车实测续航超过2200KM,百公里平均油耗2.49L。同时,上汽还在研发超高集成的电驱系统,实现了相同体积下,重量更轻、动力更强、能耗更低。

“在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下,我们要让你放心开,让驾驶变得更有乐趣,实现你的个性驾驶”,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发布会上称:“安全是平权的底线。‘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简单、朴实,但是真理”。

在安全问题上,上汽集团在全系车型上都采用了极为严苛的标准,目标是为了让汽车成为钢筋铁骨下的移动堡垒,不怕撞;通过构建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技术,上汽集团意在打造不会撞的主动安全,实现安全保障从99%向99.99%的进化;最后的万分之一,上汽集团用引领未来的主被动安全相结合的应对方案,发挥全链路、全打通、全开放的自研优势,实现跨领域、精冗余的安全控制体系,万一撞了,也不怕。

对公众极为关注的电池安全,上汽制定了高于国标30%的安全标准,进行了6倍于国标时长的极限测试,“魔方”电池投产时即达成行业唯一“零自燃、零热失控”的安全表现。

“在技术进阶上,我们要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转变;在体验进阶上,我们要实现‘用户满意’向‘用户惊喜’的转变,让用户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安全、智慧、愉悦的美好出行体验”,王晓秋指出。

在上汽看来,未来中国汽车的发展,将从过去的“新四化”,转向个性化和出行服务时代。这是继上汽首提“新四化”发展目标之后,又一次为全行业指明未来前进的方向。从“平权”到“进阶”,上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构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一次,上汽能再次成为那个首先穿越寒冬的领先者吗?

来源:汽车记录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