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促进隔代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2025年4月13日下午,在榆阳区民政局的支持下,榆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福利路社区二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福利家·幸福+”家风家教文化倡导项目》隔代教育能力提升小组之“情解千千结”主题活动。
情解千千结
《“福利家.幸福+”》
——隔代教育能力提升小组第四节
为进一步促进隔代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2025年4月13日下午,在榆阳区民政局的支持下,榆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福利路社区二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福利家·幸福+”家风家教文化倡导项目》隔代教育能力提升小组之“情解千千结”主题活动。
情解千千结
活动伊始,“情解千千结”热场小游戏迅速点燃现场气氛。孩子们和家属们分组围成一个大圈,在社工的引导下,通过松手、走动、再拉手,形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结”。大家齐心协力,通过钻、跨、绕等动作,最终成功解开了所有的“结”,恢复到了起始的圆圈状态。
这个游戏不仅增强了参与者之间的熟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巧妙地引入了“有结就有解”的概念,为后续的情绪管理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索情绪知识
随后,活动进入了“情绪知识”环节。社工通过生动的讲授和互动,引导孩子们和家属了解了情绪ABC理论的基本原理。"情绪的产生并不是由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信念和认知所引起的即非理性信念"。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社工还组织大家观看了奥斯卡经典情绪视频,进一步加深了“事件、认知与结果”三者联动的认识。
在理论讲解之后,社工组织孩子们借用“情绪识别卡”来识别情绪,沉浸当下。该环节包含体验花香、触摸呼吸、聆听声音和冥想空间等内容,丰富的内容不仅成功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就连爱打闹的孩子也在认真地对照卡片上的表情或指令,并且屡试不爽。家长们也表示,通过情绪识别卡,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情绪本身,并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们进行情绪沟通。
情绪罗盘
“情绪罗盘”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点题之笔。社工让孩子们以绘画的形式为情绪命名并挖掘情绪背后的事件和认知。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将内心的情绪通过色彩、线条表达出来。
随后,孩子们逐一分享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们共同探讨情绪的奥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总结回顾
本次“情解千千结”主题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和家属掌握了情绪ABC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还通过互动游戏和分享环节,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共鸣和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情绪管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共同营造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来源:阿奇的生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