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特约播出 | 崔希亮教授解读“诗心雅韵——生命中的诗意与文人雅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21:03 3

摘要: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有余雅集邀您共赴一场心灵的文脉之旅,开启一场诗意与雅趣的深度对话。本期雅集以“诗心雅韵”为主题,聚焦中国文化中千年流转的诗意精神与文人风骨,探寻笔墨间的书卷气韵与生命哲思。我们荣幸邀请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有余雅集邀您共赴一场心灵的文脉之旅,开启一场诗意与雅趣的深度对话。本期雅集以“诗心雅韵”为主题,聚焦中国文化中千年流转的诗意精神与文人风骨,探寻笔墨间的书卷气韵与生命哲思。我们荣幸邀请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崔希亮,他将以深厚学养与独到视角,带我们走进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解码中华文化的大雅之堂。

崔希亮教授,曾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2005-2017),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文科学名誉博士、韩国启明大学艺术学名誉博士,罗马尼亚锡比乌卢西安.布拉嘎大学、康斯坦察奥维迪乌斯大学名誉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著有《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语言理解与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等,发表论文110余篇。

崔教授的课程以“融通古今、妙趣横生”著称,他深耕语言与书法文化数十年,既是学贯中西的学者,也是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践行者。

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文人如何借寥寥数语寄托生命境界?

王羲之的飘逸、颜真卿的雄浑,如何承载文人的风骨与时代的呼吸?

“书卷气”从何而来?读书万卷与笔墨丹青,怎样共塑中国文人的雅士风范?

书法与诗词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成为世界读懂东方的“灵韵之窗”?

崔教授将穿透东西方文化表象,揭示“雅韵”背后的共通人性与殊途之美,带领我们重新发现:诗意不在远方,而在每个人对生活的凝视与书写之中。

期待与您共赴这场诗意之旅,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与雅韵。席位有限,速速报名!

主办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协办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

承办

黄金茶事

主理人

余毅

特别鸣谢

北大国发院校友基金(NSDAF)

时间

2025年4月18日(周五)

18:30-21:00

地点

线上播出

有余雅集

2023年3月,《有余雅集》系列活动序幕正式开启,汇聚文化艺术领域知名老师智慧,分享非遗大师精彩故事。

缘何“有余”?北大国发院承泽园“有余轩”活动室也。“有余”是中国人对于生活的一种积极心态与期许,常言,年年有余。进而,“有余”者,曾国藩曾说:“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意指做人做事要有绵绵不绝的心气,这是曾文正公一路逆袭成圣之路的心法,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何为“雅集”?中国历代文人雅士陶冶情操的沙龙,著名的有王羲之的兰亭雅集,苏轼的西园雅集等。叶嘉莹先生诗云:“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播出平台

国发院抖音国发院b站国发院小红书国发院商学学说平台蔻享学术中经传媒智库长安街读书会

来源:北大国发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