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准”农时 这份“气象攻略”让春耕更高效|春耕沃野·万象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21:20 2

摘要:“未来一周,盆地晴多雨少,建议抓紧适龄苗的移栽。”“气温回升较快,需加强苗床湿度管理。”——在四川春耕的关键时节,一份特殊的“气象攻略”正成为农户田间作业的“指挥棒”。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文君 邱可欣

“未来一周,盆地晴多雨少,建议抓紧适龄苗的移栽。”“气温回升较快,需加强苗床湿度管理。”——在四川春耕的关键时节,一份特殊的“气象攻略”正成为农户田间作业的“指挥棒”。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省大春作物已播栽面积3696.9万亩,播栽进度46.6%,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预期进度,为全年粮食稳面增产奠定良好基础。如何让每寸土地“踩准”农时?这份四川省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给出科学方案。

“气象专报就像给庄稼量体裁衣的‘防护服’,让农业生产更稳定高效。”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郭翔向记者介绍,“春季是粮油作物的关键农时,我们不仅预报天气,更结合水稻、玉米这类主要粮食作物出苗等关键期,具体指导农户‘什么时候该播种、防治病虫’‘哪几天适合移栽’。”

为专报提供数据的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器

郭翔回忆道:“今年3月初,四川盆地迎来今年首次区域性强降温。我们提前一周发布专报,并开展递进式预警,确保降温时间和影响范围的信息精准及时传递。”她表示,农户们根据预警建议,及时加固了秧苗棚并增加了保温措施,有效保障了秧苗安全度过寒潮,因此,全省大春秧苗没有遭受冻害,整体春耕进度也与往年持平。

这些精准的预警和农事建议,为农户春耕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也长久陪伴在农户身边。郭翔介绍,这份专报已连续发布十余年,每年3月初至4月中旬定期推出,包含的内容包括,前一周天气对春耕的影响分析、未来一周天气预测,以及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农事建议,给予农户安排农事活动提供参考。

为专报提供数据的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器

而这些建议背后,也是科技与气象的深度融合。当前,气象部门采用的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已可以实现1公里精度的天气预报。“就像每块农田都有气象监测。”郭翔笑着说道,智能网格预报技术不仅提升常规预报精准度,更让农业气象灾害实现定点预警。

支撑专报材料制作的业务平台

“未来,我们还计划用AI技术将进一步升级服务。”郭翔透露,下一步,专报将引入deepseek等AI模型,用于监测作物生育期、长势和病虫害等情况,专报将实现“分区域、分作物、分灾害、分季节”的精细化服务。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智慧农业气象赋能下的四川省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正通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融入四川春耕农业生产的全链条。

这份载着泥土气息的气象服务,为秧苗撑起“防护伞”,给农事按下“快进键”,也为实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工程注入新的力量。(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供图)

编辑:郭幸鑫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