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这场贸易战中,印度正迎来一个利好阶段,因为其经济是以内需消费为驱动的。"Smartsun Capital Pte. 的基金经理苏米特 · 罗赫拉表示," 我们正在逢低吸纳,因为市场很快将触底反弹,企业盈利有望从今年开始进入两位数增长。"由于印度对美出口占
据环球时报消息,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的倒行逆施,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对和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4月12日发文,指出从微波炉到芭比娃娃,美国消费者高度依赖中国产品,特朗普关税下,他们无法很快找到替代品,
美国银行分析师瓦姆西·莫汉则直言,即使苹果公司将其在印度生产的iPhone全部(约2500万部)供应给美国市场,也只能满足美国一半的需求。
尽管苹果公司近年来逐步扩大在印度的业务,但市场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计,苹果约80%的智能手机依然是在中国生产。
印度制造业(资料图)
" 在这场贸易战中,印度正迎来一个利好阶段,因为其经济是以内需消费为驱动的。"Smartsun Capital Pte. 的基金经理苏米特 · 罗赫拉表示," 我们正在逢低吸纳,因为市场很快将触底反弹,企业盈利有望从今年开始进入两位数增长。"由于印度对美出口占比仍较低,直接受到的关税冲击预计较小。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去年印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例仅为 2.7%,而中国和墨西哥分别为 14% 和 15%。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的自信可谓溢于言表。他认为,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将重塑全球的供应链,这对印度是好消息。他甚至不吝为特朗普辩护,将全球贸易的混乱归因于中国加入WTO后的影响,称印度一直是最大的受害者。戈亚尔的战略是希望印度能趁机崛起,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在中美之间的“空隙”中实现自己的工业梦想。如果真想抢中国的饭碗,那得先从自身问题说起。印度的制度瓶颈足够让那些想进驻的新兴企业喝一壶。
美国制造业(资料图)
目前美国特朗普要做的是,让制造业的终端回流美国,同时让制造业的低端,在全球分散化。墨西哥、印度、东南亚、拉美之类的各分一点,这是美国的战略目标。所以说总体而言,对印度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可能也确实是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是不是大到千载难逢了?也不会,美国会阻断下一个中国的替代者的出现。印度应该在中美的竞争当中保持理性,不应当去盲目的站队美国,不应该把自己变成华盛顿对抗北京的外交工具,让美国乐见其成,把印度加入到印太四方安全对话当中。
要知道,印度的高关税壁垒至今纹丝未动,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问题也尚未解决,双方显然都打着“占便宜”的想法。所以,我们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毕竟这两个国家碰到一起,心眼子都要溢出来了,根本不需要中国出手。况且强化关税并不能打垮中国经济,因为中国的经济早已摆脱了对单一市场的全面依赖。数据显示,中国的工业产能已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且与超过120个国家有紧密的贸易关系,占据全球贸易额的14.2%,已经超过了美国。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处于"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阶段。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看似凶猛,实则暴露其制造业空心化的焦虑——波音因为本土铝价暴涨42%,不得不把机身制造外包给印度;五角大楼为采购稀土,被迫以四倍溢价从澳大利亚进货。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套路,连华尔街日报都直呼"经济自残"。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场关税战终将证明:真正决定制造业生死的不是关税税率,而是产业链的韧性深度。
现代物流货运(资料图)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进口替代现象,如同一场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棋局,有得必有失。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积极寻找替代来源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既能够降低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替代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不能盲目乐观。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实际上却对自己的企业和农民造成了伤害,同时也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
来源:前线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