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绝密档案曝光!侵华远非表象简单,真实目的令人毛骨悚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23:08 2

摘要:要是从1931年起计算,抗日战争一共历经了14年;要是从1937年起计算,抗日战争历经了8年。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逐步开启了对我国的侵略进程。

要是从1931年起计算,抗日战争一共历经了14年;要是从1937年起计算,抗日战争历经了8年。

在不少人看来,日本挑起侵略战争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是妄图通过掠夺财富来化解经济危机……

近些年,伴随数量日益增多的日本侵华战争机密档案得以公开,人们才发觉日军侵华的真正意图令人胆寒。

那么,这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番。

01

纵观日本民族的发展历程,其要么处于学习的进程中,要么处于战争的进程中。

要是打不赢就去学习,学完之后再来挑战,历史上该国与我国爆发过多次冲突。

步入近代,美国迫使日本打开国门,此后日本派遣众多留学生前往欧美求学。

学业有成回国后,着手推动国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军事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人类的贪欲没有止境,日本地域狭窄、土地贫瘠,难以满足他们的贪婪,便将视线投向了我国。

日本军队的企图是为了钱财吗?仅有一部分原因是这样,其根本目标是妄图侵占我国领土,是想让我们国家灭亡、民族灭绝。

什么是“亡国灭种”呢?它不只是指在领土方面的丢失,还意味着文化层面的缺失。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海战,不仅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还取得了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从那以后,日本军队着手借助文化侵略的手段来同化朝鲜民众。

什么是文化入侵?简言之,就是通过“同化”来奴役国人思想,从而达成入侵的目的。

例如,朝鲜的本土语言和文化遭到了绝对禁止,在学校、政府以及其他重要场所,仅准许使用日语进行交流。

日本于朝鲜半岛开设日语学校与培训班,大力普及日语教育,还强制朝鲜半岛学生前往日本留学。

除此以外,日本侵略者借助掌控通讯社、报纸刊物、广播电台等途径,对朝鲜舆论实施了全方位的管控。

为达成“抹除朝鲜”的企图,一方面对日本军队侵略者进行美化,另一方面消解朝鲜民众的反抗意志。

文化和语言宛如一个民族的脊梁,一旦文化遭到消除、语言被其他语言替代,那么这个民族就会面临真正意义上的亡国灭种。

类似的事件并非仅在朝鲜发生,在我国也曾经出现过,并且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已开始。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和苏俄曾签署一份《朴茨茅斯条约》,旅顺、大连的掌控权归属于日本。

当下,旅顺和大连并非以原本的名称相称,而是被赋予了日本名字,也就是关东州。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政府再度推行那所谓的“满洲移民计划”。

日本退伍军人会和其家属一同迁至大连旅顺等地生活,政府出资助力他们在东北立足。

田中义一上台之后,进一步对这一政策予以大力扶持,简单来说,其目的是借助移民手段逐步同化东北、掌控东北。

然而,如此推进的速度过于迟缓,随后又颁布了一项名为“大陆政策”的策略,也就是以战争形式展开入侵,这二者相互配合。

02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

在完成占领之后,率先开展的便是人口渗透、文化渗透与思想渗透。

战事结束后,日本着手提升移民的推进节奏,在仅仅四五载的光阴中,便有难以计数的日本人前往东北居住。

为加速殖民统治进程,日本迫使本国百姓迁移至东北,还拟定了“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陆陆续续组织了多次移民活动。

别小瞧这些人的到来,在官方的强力扶持下,仅需一两代人,基本就能达成他们的目标。

这仅仅是最为基本的手段,为达成抹除我国文化的目标,日本于占领区域强制推行“皇民化运动”。

这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讲,就如同采用同化“抹除朝鲜”的手法一般,借助教育渗透、语言渗透、文化渗透,将东北民众心中的中华文化彻底消除。

在那段时期,众多来自日本的书籍被运往东北,接着被分发到各个学校之中。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强制推行日语教育,使得学校和政府将日语作为首要使用语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被其取代。

汉语书籍被大量搜集起来,然后一起焚毁;汉语老师被集中逮捕,凡是不听话的集中屠杀。

是否还记得溥仪所建立的“伪满洲”政权?为何要加上一个“伪”字呢?简言之,就是名不副实、表里不一。

满洲地区和满族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清朝由满族建立,但“伪满洲国”宣扬的却是日本的历史与文化,日常使用的语言也是日语。

在“伪满洲国”的统治下,东北的民风民俗出现变化,需穿着和服,采用日本姓氏。

在日本侵略者的胁迫下,学校只好将日语课程纳入教学大纲,民众也只得穿上和服、采用日本姓氏。

在早期被割让出去的台湾,同样未能躲过“皇民化运动”。

台湾同胞被禁止使用汉语、书写汉字,被迫改学日语、使用日文,汉文化里的道教建筑遭到拆除,被日本神道教建筑所替代。

在1937年,日本挑起了七七事变,由此,全面侵华战争正式开启。

日本迅速在华北沦陷地区开展“皇民化运动”,例如于北京实施日语教学,学生们被迫终止汉文化的学习,转而学习日语和日文。

不接受同化的人怎么办?很简单,武力镇压、武力屠杀。

03

想必大家都知道旅顺大屠杀,日本侵入旅顺之后,对全城的民众进行了持续三天四夜的抢劫和屠杀,而这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场景。

日本军队侵入东北之后,实际上也存在众多东北武装力量展开抵抗,他们隐匿于白山黑水之中,和日本人展开斗争。

1937年末,淞沪会战打响,随后上海落入敌手,此后日军自南向北不断拓展势力范围。

南京被日军攻陷后,遭遇了日军毫无人性的杀戮。在短短数月间,几十万中国普通民众惨遭杀害、劫掠与凌辱。

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场景罢了,此后日军顺着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地区持续进犯,每抵达一处,都会有不计其数的百姓惨遭屠戮。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步入对峙时期。

尽管日军在军事方面具备强大实力,然而企图完全战胜我国,将我国民众置于被奴役的境地,是不切实际的。

凡是遇到抵抗的力量,皆实行三光政策,哪怕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也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1941年,河北潘家峪村曾有1200多位村民遭到集中屠戮,这不过是彼时状况的一个写照罢了。

在侵华历史里存在众多战犯,我们以名为铃木启久的人当作例子。

这个人来到中国仅仅11年,然而却参与了多次大屠杀,前前后后杀害了将近5500人,而这仅仅是书面记载的数字罢了。

此外,还有那恶名远扬的731部队,他们用活人开展细菌实验、毒气实验,一些潜在的危害直至如今依然存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各个国家之间爆发战争,其缘由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进行资源掠夺,以及将国内矛盾向外转嫁。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掠夺和国内矛盾的转移。

他们妄图霸占我国领土,还企图奴役我国民众,从根源上使我国丧失国家主权、民族灭绝。

能够加以掌控的,借助思想以及文化逐步予以改变;而无法掌控的,则径直凭借武力实施屠杀,以此来达成对我国进行彻底且永久占领的目标。

关于这件事,你是否持有不一样的观点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

来源:快乐的光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