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的世界充满奇妙,而孩子的探索欲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期是培养科学兴趣的黄金阶段。那么,家长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孩子的科学潜能呢?
科学的世界充满奇妙,而孩子的探索欲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期是培养科学兴趣的黄金阶段。那么,家长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孩子的科学潜能呢?
幼儿科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其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源动力,家长要悉心呵护。
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是激发好奇心的妙法。周末去公园,瞧瞧花朵各异的模样,闻闻花香,看看蜜蜂采蜜;到郊外找找形状不同的树叶,听听鸟儿欢唱。给孩子准备放大镜,观察小虫子、树叶纹理。家长自身对自然的热情也会感染孩子,和他们一同发现新奇事物,用拍照、画图留存探索瞬间。
孩子探索时问题多多,家长要认真对待,引导他们思考。有条件就和孩子做简易调查、有趣小实验,像一起探寻树叶秋天变黄掉落的缘由。容忍孩子因探究弄脏、弄乱物品,事后引导整理。多给孩子准备可操作、变化多的玩具或废旧材料,鼓励自制玩具,如用废旧纸盒做小房子。
日常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散步看到车辆,引导观察外形、颜色、用途后分类。支持孩子自发观察,对其发现给予肯定。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比较、连续观察,如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在观察基础上,引导简单分类概括,如给动物按生活环境分类。
鼓励孩子根据观察提探究问题,家长也可提出有趣问题,如 “皮球为何能弹,积木却不行”。支持孩子大胆猜测答案并验证,玩积木时让孩子思考怎样搭更稳。引导孩子用合适方法探究、收集证据,比如想知道哪种纸飞机飞得远,就准备不同纸试飞并记录。
和孩子制定调查计划,用图画等呈现。比如孩子想了解小区花的种类,一起规划寻找区域和记录方式。鼓励孩子用绘画等记录探究过程结果,支持与同伴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如几个孩子一起探究水的浮力。
帮助孩子回顾探究过程,讨论做法、结果与目标是否一致,分析原因及后续改进方向。如搭建积木城堡倒塌,一起探讨是否基础或摆放问题。
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参观、种植饲养,感知生物多样与生长过程。去动物园观察动物,在家种植小植物。提供丰富材料和工具,让孩子感知物质特性与物体结构,如玩沙、玩水、搭积木。
引导稍大孩子关注动植物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如兔子长耳朵、种子传播方式。引导孩子根据物质特性推测用途,看到带轮子箱子,思考轮子作用。
(三)关注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结合生活引导孩子体会人与自然的依赖,如植物与氧气、季节与穿着饮食。和孩子讨论科技产品利弊,如手机,让孩子懂得尊重、保护自然。
数学认知方面,生活中也可引导。让孩子用形状词描述事物,关注生活中的数,鼓励发现并创造规律。孩子的科学学习离不开家长陪伴引导,让我们依据指南,为孩子创造更多科学探索机会,激发科学热爱,助力他们成长。
来源:志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