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石家庄市桥西区各学校开展系列特色科普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跨学科融合、深度阅读三大路径,构建“学思践悟”一体化的科学教育新生态。
为深化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石家庄市桥西区各学校开展系列特色科普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跨学科融合、深度阅读三大路径,构建“学思践悟”一体化的科学教育新生态。
天文实践:从课堂到星空的多维探索
建胜路小学联合市天文协会打造的“流动少年宫”天文科普活动,形成“听-看-做”立体化学习场景。活动以《月球探秘》主题讲座切入,通过动态模型演示月相成因,结合我国探月工程视频展播,将深奥的天文知识具象化。课后,学生通过交互式展板了解太阳系演化史,晚间在专业指导下操作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表面,通过日间理论学习与夜间实地观测的衔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闭环。
非遗融合:解码生命教育的文化密码
简良小学以“蚕的一生”为线索,构建科学实践与文化传承双主线课程。学生在三周周期内完成采桑养蚕、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科学探究,同步开展蚕丝扇非遗制作。活动中融入丝绸文化微课,通过历史影像与实物展示,揭示蚕丝织造技艺的科技内涵,该项目既涵盖生物学知识,又渗透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让传统文化在科学实践中焕发新生机。
阅读赋能:构建科学思维的认知阶梯
四维小学开展创新实施《十万个为什么》主题阅读工程,形成“导读启思-系统研读-创意输出”进阶体系。教师团队开发分级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从趣味问答转向专题探究,通过手绘思维导图、科普剧场展演等方式呈现学习成果。阅读周期间,校园设置“科学解谜角”,展出学生制作的200余件科普卡片,形成互动式知识共享空间。
桥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基础普及+特色发展”的科学教育体系,努力开创“科教兴区”“科教兴校”新局面,实现区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投稿邮箱:qxfb66536323@163.com来源:石家庄桥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