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7日,一张“两女一男”的婚礼请柬刷爆网络。请柬上,新郎吴某西装笔挺,左右各挽着一名穿婚纱的女子,配文“诚邀参加我们的婚礼”。
“见过离谱的,没见过这么离谱的!”
4月17日,一张“两女一男”的婚礼请柬刷爆网络。请柬上,新郎吴某西装笔挺,左右各挽着一名穿婚纱的女子,配文“诚邀参加我们的婚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网友瞬间炸锅:“这是要挑战《民法典》?”“前妻和现任一起嫁?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很快,三人婚纱照和婚宴酒店信息被扒出。按计划,这场“世纪婚礼”将于4月19日在贵州毕节某酒店举办。
消息一出,有人骂“违背伦理”,有人猜“剧本炒作”,更多吃瓜群众搬好板凳:“坐等后续!”
事件发酵仅一天,警方火速介入。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两名“新娘”中,一人是吴某前妻,另一人是现任未婚妻。
所谓的“三人婚礼”,竟是试婚纱时的“恶搞摆拍”!
原来,吴某和未婚妻试婚纱时,前妻凑热闹一起拍了合照。三人本想“玩个梗”,没想到照片被朋友传到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眼看事情闹大,酒店紧急发声明:“预订时他们只说办普通婚礼,我们也是看到热搜才知道是三人场!”
酒店声明
最终,酒店取消预订,吴某也怂了,宣布“只和现任结婚”。
这场闹剧虽未成真,却踩中了法律和道德的红线。
律师分析:若三人未领证,不构成重婚罪,但恶意炒作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拘留10天。
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闹剧屡见不鲜。
2022年,江苏一男子为博眼球,谎称“和两位爱妻结婚”,结果被警方处罚;去年还有网红策划“双新娘婚礼”被拘留。
2022年,江苏一男子为博眼球,谎称“和两位爱妻结婚”,结果被警方处罚
事件曝光后,评论区彻底吵翻天。
支持派认为:“人家没犯法,你情我愿的事,外人管不着!”
反对派怒斥:“带坏年轻人,这种风气必须严打!”
吃瓜派则调侃:“前妻现任同台,洞房咋分?有钱果然能为所欲为!”
更有网友扒出“神细节”:“婚礼时间定在下午6点,我们这儿习俗都是中午办,果然有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这场闹剧背后,是流量至上的畸形心态。从婚庆公司到社交平台,猎奇内容总能收割眼球,但若放任“审丑文化”,社会价值观必将扭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平台监管的缺位同样值得反思。虚假信息为何能轻易传播?为何每次都是“全网热议”后才紧急删帖?
若不对炒作行为从严打击,此类闹剧只会愈演愈烈。
“三人婚礼”的荒唐戏码落幕了,但它撕开了一道口子: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多少人正在试探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这场闹剧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热度终会消退,但尊重与底线,永远不该成为流量的牺牲品。
来源:小何天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