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市法院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妥善处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有效回应新质生产力新命题,以实际行动为济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1
4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刘国柱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 新市委宣传部出版版权科一级主任科员
张 婕市法院民三庭庭长
张西新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
朱 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
科长、四级调研员
1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途径,请问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张 婕
市法院民三庭庭长
全市法院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妥善处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有效回应新质生产力新命题,以实际行动为济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一是立足审判职能,“严保护”增强市场竞争活力。持续深入推进“三合一”改革,完善知识产权集中管辖制度,构建中院和曲阜、嘉祥、高新区法院“1+3”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模式,实现审理专门化、程序集约化和人员专业化,促进济宁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贯彻落实严格保护理念,坚持对知识产权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依法规范商标注册使用,严厉打击商标攀附、仿冒搭车、恶意抢注等行为,敢用善用惩罚性赔偿,强化对源头侵权、恶意侵权的损害赔偿力度。
二是聚焦司法需求,“精保护”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保护创新主体服务提升行动”,积极回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司法需求,加大对新质生产力保护力度,引导经营主体规范、正当使用商业标识以及创意作品,强化司法裁判在创新成果保护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功能。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司法保护,依法妥善处理涉传统文化、互联网领域文化创作传播的著作权保护新问题,中院审理的《倒读论语》著作权纠纷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三是创新联动机制,“大保护”凝聚知产保护合力。全市法院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济宁中院会同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联合召开了政企座谈交流会,曲阜法院与曲阜、邹城等四个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座谈会,高新区法院联合版权主管部门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府院联动座谈会等,有效搭建起法院与行政部门联合普法、联动保护的知识产权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四是延伸司法职能,“深保护”提升服务保障成效。出台司法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从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同步推进,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发展、科技进步注入司法动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常态化开展法律“十进”、知识产权庭审观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等活动,不断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社会大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们了解到,市检察院今年部署开展“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专项行动”,请问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张西新
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
全市检察机关自觉把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全链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强化综合司法保护。我们将扎实践行“六个一体”,推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1、一体打击,严惩知识产权犯罪。实行“全链条”打击机制,依法惩治上下游犯罪、关联犯罪、共同犯罪、单位犯罪,加大罚金刑适用力度。依法惩治侵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犯罪,精准打击企业人员内外勾结腐败犯罪。强化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办理计算机软件、数字版权、文化创意、AI产品等新技术新领域案件。
2、一体审查,强化综合司法保护。检察机关在案件办理中,认真听取受损企业的意见诉求,推行“一案四查”工作机制,同步审查是否涉刑事追诉、民事追责、行政违法、公益损害等情形,强化对私权和公共利益的全方位司法保护。
3、一体联动,切实提高诉讼效率。健全“市院管理、县院办理”的一体化联动办案机制,对重大、疑难、敏感、复杂、新类型案件报请省院挂牌督办或市院督办。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行繁简分流,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持续推进市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质化运行,加强县级院办案团队专业化建设。
4、一体告知,提供优质检察服务。将知识产权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作为办案“规定动作”,充分保障受损企业等权利人的知情权和诉讼参与权,引导和保障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围绕疑难技术问题发表意见,就“真伪辨别”“损失数额”等提交证据材料,助力司法机关全面查清侵权事实。
5、一体衔接,优化大保护工作格局。落实行刑衔接工作机制,贯通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发挥知识产权行政机关业务骨干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机制作用,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版权、文旅等部门协作配合。强化行刑反向衔接,对决定不起诉案件,依法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检察意见。协同落实《关于在全市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见》,发挥集中管辖的机制优势。
6、一体协作,凝聚跨区域保护合力。加强与其他地市知识产权办案协作,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协作保护工作机制,在线索移送、证据协查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决不让跨区域、链条化、产业化知识产权犯罪逃避法律制裁。
济宁晚报记者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请问济宁下一步在推动专利转化运用方面有何举措?朱 蕊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科长、
四级调研员
专利转化运用是促进创新成果价值实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济宁市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提高专利质量,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提高专利挖掘布局质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一批高价值专利。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围绕重点产品核心技术形成专利组合,促进专利产业化落地。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动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
二是攻克关键堵点,打造专利成果产业化强企。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技术成果,在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登记入库,按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促进专利许可交易和共享共用,鼓励支持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专题专利池,促进同领域专利技术成果的共享共用。
三是加强政策激励,促进专利的商用化价值化。强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探索建立单位、科研人员和技术转移机构等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强化对中小企业专利转化成长激励,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大专利预审优审、保护维权、专利导航、运营服务等支持力度。
四是优化要素市场,构建专业化服务良好生态。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加强专利代理机构服务供给,培育一批专业性强、信用良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专家型人才,参与服务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助力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转化运用。
一年一度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即将开始,能不能介绍下济宁市这次集中宣传活动的具体安排?李 新
市委宣传部
出版版权科一级主任科员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宣传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和济宁市知识产权工作部署安排,济宁市将于4月20日至26日开展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宣传周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宣传5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宣传全面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工作成果,三是宣传知识产权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宣传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相互支撑作用,五是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
活动期间,将组织开展10多项重点活动,主要包括济宁市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专题培训班、全民阅读宣传暨版权案例展示活动、济宁市轻工标志性产业链专利供需推介会、济宁市商标赋能暨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知识产权服务高端创新人才发展专项行动、多种媒体知识产权社会宣传、知识产权法庭模拟审判观摩暨知识产权进校园活动、数据知识产权集成式创新推广暨商业秘密保护现场观摩交流活动、知识产权知识“挑战赛”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漫游展、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等,活动举办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及举办情况,“济宁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将及时发布,跟踪报道。欢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编辑:冯雯雯
审核:孙士恒、尹向华
来源:济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