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锅餐见近期走访发现,成都、上海、南京等地接连涌现出千平火锅城、独栋火锅庄园等“巨无霸”门店。
5000平火锅城扎堆一二线,翻台率5轮成新常态?
火锅餐见近期走访发现,成都、上海、南京等地接连涌现出千平火锅城、独栋火锅庄园等“巨无霸”门店。
超大规模并未阻碍其火爆——单店日翻台5轮、月营收破300万,甚至出现“千人等位打卡”的餐饮奇观。
第 1823 期
文 | 大龙
出手就是王炸!
成都出现5000平火锅店
最近,很多成都的餐饮人都推荐过春熙路沿线新晋打卡地,一家5千平的火锅店“走川火锅饭店·火锅城“,在小红书其相关笔记竟有110万+篇。到底是什么底气,让一家火锅店直接做成PLUS版?
火锅餐见了解了一下,与其说走川是一家火锅店,不如说它是一家餐饮城,它把有名的成都名小吃一起打包搬了过来,火锅成了它的一部分。如果将其5千平的亮点进行浓缩,走川可以简单概括为2大优势。
1、产品符合大店定位:锅盖大盘+爆款菜
◎状如锅盖的牛气拼盘
牛气拼盘以锅盖大份摆盘,涵盖鲜切吊龙、肥牛、牛肋条等鲜切牛肉,较为亮眼的是,出品冲击力强,盘子如锅盖大小,适合多人聚餐。
◎屠场肝腰合烫
也有一些爆款菜品,登上推荐榜,像川西千层肚瀑布造型震撼,涮后根根脆弹;南海双料鱼籽虾滑,现锤现打Q弹爆汁;还有原料新鲜的屠场肝腰合烫,肝片嫩滑如豆腐,腰花脆弹无腥,搭配生姜、柠檬与秘制蘸碟,滋补又解馋。
更有宜宾芽菜牛肉炒饭、桥头炒面一类硬核主食,加一勺肝腰合烫的辣油拌饭,“罪恶感”拉满。
2、火锅+小吃街+坝坝茶,不转场解锁巴蜀夜生活
除了吃火锅,在走川还设有民国风小吃街“春熙好吃巷”,从豆花、凉面、糖油果子、钵钵鸡,还有各式各样的非遗小吃,形成四川小吃集合。巷尾的坝坝茶铺最是热闹,巴适的竹椅茶桌,盖碗中茉莉茶翻涌,茶客们磕着五香瓜子看长嘴铜壶表演龙行十八式。
◎火锅+体验
此外,小吃街还有川剧变脸、掏耳朵、舞蹈演绎,将体验一步步升级。
其实,对于5千平大店走川而言,它解决了一个,吃完火锅之后,还能做什么,还能有什么体验?它把顾客没有安排的内容,帮忙设置好了。非遗小吃+民国风布景+出片圣地,浓缩的川式生活美学把吃与玩的丝滑结合,让火锅城形成了“逛吃”体验的升级版。
然而,在大店场景渲染的热闹背后,有着火锅老板们对大店的“爱恨”复杂情愫。
从整个餐饮人选址的视角来看,几千平以上的大店,一直因租金贵、位置不好找,加之近些年消费爬坡,不少餐饮店经营艰难(参考:史上最惨三四月,餐饮店上演“消失术”......)模式轻量化的投资更被大家青睐,千平店铺往往被很多餐饮人放弃。
与此同时,随着门店倒闭出清,商业地产租金下行的窗口期。大店的选址、经营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级商圈三级铺位"
大店的性价比策略
在很多城市,开大店的首要难题就是千平以上的铺位并不好找。其实找大店也有解。
岚慕荣重庆民间火锅创始人张园告诉火锅餐见,传统餐饮依赖黄金地段引流,大店则更关注空间改造潜力与停车便利性。独栋建筑是理想选择,但幼儿园、售楼部、商业会所等非常规场地同样可塑。通过对这些场所的重新设计,灯光与场景再造,打破对“冷门选址”的固有认知。
◎袁山山重庆火锅
火锅餐见发现,也有不少火锅店就是采用了这样的选址办法。比如,遇南三·重庆火锅村的一家门店是将售楼部进行了改造;袁山山重庆火锅(大明宫店)前身为幼儿园。
此外,也有相对性价比的选址方式。北步园老火锅创始人张伟称,他们的中大型门店更多是采用"一级商圈三级铺位"的选址策略——即在核心商圈选择非黄金铺位但具备改造潜力的空间,既控制成本又强化场景独特性。
火锅餐见调研发现,也有火锅老板面对大店、小店的选择时难以去衡量。
对此,张伟认为,规模不是衡量成功的标尺,关键在于经营质量。若以数量为导向,必然走向小店模式;但要做强品牌势能,必须通过场景化大店建立心智认知。对于北步园而言,目前以大店占比达2/3,配合1/3的精品小铺形成立体化布局。
也有火锅经营者认为,二者的战略定位实则构成互补,大店通过空间叙事和场景革命实现品牌溢价,小店则以灵活渗透和成本控制强化市场覆盖。头部品牌往往采用"大店树标杆、小店扩声量"的组合拳。
2025年一些新开门店
为何是大店?
1、以场景化大店打造城市消费地标
以"茶馆+火锅"出圈的北步园火锅,通过"一半烟火气,一半自然感"的空间场景,在南京、上海、深圳等地构建具备情感价值的消费地标。
◎北步园老火锅
区别于传统火锅品牌的规模扩张策略,北步园坚持"做深不做广"的运营理念。创始人张伟称,"品牌不做铺天盖地的规模扩张,而是聚焦打造顶天立地的城市地标店。"通过中大型门店,以沉浸式场景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在上海、南京等市场保持稳定经营效益。
瞄准都市客群对情绪价值的深度需求,北步园既保留火锅的热烈烟火气,又植入茶馆的松弛感,形成可打卡拍照、可社交的体验。
目前其场景驱动、体验至上的发展路径,已在长三角多个城市得以验证。
2、火锅开大店,空间价值大于地段溢价
在一贯印象中,大店不仅有空间做明厨,也可以设置更多的品牌主张。
对此,张圆则认为,“手工菜”“明厨”已经是大店的传统标签,并非真正的竞争力。反而把空间场景化的氛围、营业时长、宴会效应、强大的后厨供应等才是大店的优势。
首先,宴会效应带来的规模与氛围的正循环。
当单次接待量达800-1000人时,密集人流与热闹场景形成天然吸引力,进一步刺激消费冲动,形成“越多人越愿排队”的滚雪球效应。例如遇南三单店容纳100+桌,周末翻台率高达5轮。
其次,通过人效平衡,延长营业时长摊薄成本。
张圆告诉火锅餐见,传统小店人效约15-18%,大店通过超长营业时间(如10:30至凌晨)与两班倒排班制将人效稳定在15%,以时间换空间提升坪效。
◎李佩琳重庆火锅
像常州李佩琳重庆火锅70桌+60名员工两班倒,营业至凌晨2点,月营收突破300万+,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3天接待1600桌。
当然,大店的高客流,也跟营销的加持正相关,不断让客流、投入、宴会效应形成正循环。
最后,后厨的体量,决定了效率,出餐承载力。
大店需匹配超常规后厨配置以支撑高客流。以遇南三单店800平米厨房为例:
·充足操作空间实现快速备餐、出餐,满足百桌同时用餐需求。
·大型冻库、冷藏区保障食材储备稳定性,避免高峰期断供。
最后:
“城市做减法,县城做加法”的逻辑,正在被行业人颠覆。
与此同时,大店不能只是面积大,大店更要注重细节,比如客户体验精细化、高频客调优化体验等。
火锅开大店,你怎么看?
来源:哈尔滨探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