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我送一艘给你,代表安徽人的心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02:43 3

摘要:一艘12米长的潜艇模型随即被装上货车,历经3天跋涉,穿越千山万水抵达揭阳。

“不卖,我送一艘给你,代表安徽人的心意”。

一艘12米长的潜艇模型随即被装上货车,历经3天跋涉,穿越千山万水抵达揭阳。

合肥“航母哥”陈宁的此番举动震惊全网。

合肥长丰县双墩镇的一处鱼塘边,6艘灰白色的钢铁巨兽静卧在水面。

航体线条凌厉,甲板平整如镜,远远望去好像一座隐秘的军事港口。

走近细看,航母模型上的焊接痕迹却清晰可见。

铁皮与钢架咬合处泛着冷光,驱逐舰的炮管微微上翘,仿佛随时待命。

鱼塘主人陈宁站在岸边,黝黑的脸上浮起笑意:“这些‘军舰’能下水、能转向,潜艇还能上浮下潜。”

他轻抚着一艘航母模型的船舷,仿佛焊接时的火花仍在眼前跳跃,他深知焊缝需要精准把控,如有些许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这座“舰队”是陈宁与亲戚耗时几个月的心血完成的。

此模型非常逼真形象,被网友疯狂点赞转发,走红网络。

然而,今年3月,一通来自广东揭阳的电话打破了鱼塘的宁静。

电话那头是黄旭华院士的堂侄孙黄然,他请求购买陈宁的核潜艇模型。

置于黄老旧居旁的清风池畔,用于爱国主义教育。

没想到,陈宁的一番回答让村民们怒赞。

陈宁干脆利落表示,不收一分钱,并且即刻便安排货车送往黄老故居。

村民们惊叹:“这潜艇和真的一样!黄老的魂回来了!”

我们知道,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带领团队研制中国首艘核潜艇的事迹,早已深深刻入国人的记忆。

他阔别家人30年,直至母亲去世也未能尽孝,却认为“对国家尽忠,就是对父母尽孝”。

黄老的这份“深潜人生”的孤勇,恰与陈宁的质朴奉献遥相呼应。

陈宁的鱼塘火了,但他仍过着简单的生活。

清晨喂鱼、午后焊船、夜晚研究图纸,偶尔直播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有网友打趣问:“花这么多钱折腾图啥?”

他笑道:“图个乐,也图让更多人知道,大国重器背后有多少‘黄老’在默默耕耘。”

黄旭华院士用一生书写“深潜”传奇,陈宁则以匠人之手,让这份精神在民间生根发芽。

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却交织成同一个答案:

爱国,并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却可以代代接力传承。

来源:芳子传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