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连续担任三届中央委员,78年被免职回家务农,有一个终生遗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05:00 3

摘要:有这么一个农民,他带领23户贫农办起只有3条驴腿的“穷棒子社”,被毛主席称赞是“整个国家的形象”

有这么一个农民,他带领23户贫农办起只有3条驴腿的“穷棒子社”,被毛主席称赞是“整个国家的形象”

他先后10次被毛主席接见,连续担任了3届中央委员,却在1978年被免去一切职务回到农村老家务农。

褪去重重光环的他,心里始终有一个遗憾。

是怎样的经历让毛主席也对他刮目相看?又是什么让他被免职回家务农?他心中的遗憾是什么呢?

1978年,一次转折改写了王国藩的命运,王国藩在接受一次党组织的调查时被免除了全部职责。

不过,他很快接受了这一变化,王国藩选择回到家乡西铺村,拿起锄头,走进田间地头,再次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农民。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王国藩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他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经常教育自己的后代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穷棒子”精神

在他的家里,没有名贵的家具或电视机,柜子上郑重的摆放着毛主席接见他时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他说,这张照片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考虑到王国藩对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上级为了照顾他,将他调到县水利局工作,但他的心始终牢牢系在农业生产上,每逢农忙,他都会主动帮助村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

王国藩的一生是充满奋斗与波折的一生,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中央委员,又回归到普通的农民生活,他生前曾经有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继续推动地方发展。

王国藩出生在河北遵化西铺村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这里土地贫瘠,农民们的温饱得不到满足,过着贫苦清淡的生活。

而穷中之穷的,是村里的二十三户贫雇农。

解放后,身为中共党员的王国藩成为了带领群众跟共产党走的先进模范。1952年,王国藩带领西铺村的23户贫农,成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农村生产合作社。

他们基业微薄,3条驴腿、230亩山地、1张破木犁,这就是他们拥有的全部家当。

一些富裕户瞧不起他们,讥讽他们是“穷棒子社”,王德藩并不在意这些,他告诉合作社的社员:“他们说我们‘穷棒子’,但我们人穷志不穷,只要有志气,什么困难都不怕。”

王德藩有着勤俭节约的精神,他向“穷棒子社”的社员们明确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办社原则

那就是:

咬紧牙关、勒紧腰带、顶住一切困难,既不求人告借,也不向国家借取贷款,凭借自己的双手来彻底改变本社的贫困面貌。

王德藩说到做到,充分发挥了带头表率,有一次,他和几个社员两三天没吃上一口饭,区委书记听说了这件事给他们送去了五十元钱

王德藩虽然非常感激,但还是坚持退了回去,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说:“党领导全国建设需要钱啊!”

后来,经过区委书记的再三说服,王德藩才接受了这五十块钱,这也是他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七年来唯一一次接受救济。

在王德藩的带领下,“穷棒子”社员们你追我赶、互相竞赛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在第二年春播迎来了首轮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5800斤,每户能分到1400斤和190元现金,这在当时的农村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数字。

“穷棒子社”优越的成绩吸引了更多的农民,他们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穷棒子社”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23户扩大到83户。

从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生产就像脱缰的骏马,一直向前飞奔

到1955年,西铺村向国家交售余粮、棉花、花生高达14万斤,“穷棒子社”已经成为了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面鲜亮的旗帜。

毛主席在听说了王德藩的“穷棒子社”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绩后,非常高兴,他亲切的说:

“遵化县的合作化运动中,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23户贫农只有3条驴腿,被人称为‘穷棒子社’。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3年时间内,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生产资料,使得有些参观的人感动得下泪,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

有这么一个社就不愁有更多这样的社,农村纷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办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穷棒子社”的事迹传遍全国,王德藩也因此出了名

1957年,他被选为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中央人民政府赋予他金质的奖章

在表彰大会的闭幕式上,毛主席把一面奖旗送到王德藩手中,亲切的说:

“你是劳模,是建设共和国的功臣,这是表彰你们在全国起了率先作用。”

听完这些话,王德藩已经激动得热泪盈眶。

一时间,王德藩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

据统计,自1957年至1970年,他先后10次被毛主席接见,其中有8次握手。

王国藩连续担任了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出席了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会议,除此之外,他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访问过苏联、叙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1959年,王国藩作为5亿农民的代表,还受邀参加了建国10周年的国庆观礼,他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了陆、海、空三军阅兵式和群众的游行队伍。

王国藩后来回忆,毛主席极少请客吃饭,曾经先后两次邀请王国藩到中南海家吃饭,吃饭时跟他聊起家长里短,并亲切的给他夹菜。

这些场景都深刻的留存在王国藩的记忆里,毛主席对他的恩情他也一直牢记在心中。

尽管王国藩已经与世长辞,但西铺村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王国藩曾经做出的贡献,他身上那种艰苦奋斗的“穷棒子”精神鼓舞了无数西铺村民,将被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