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次,胡世宗与我聊天,充满感恩情怀提到刘白羽、臧克家、艾青、贺敬之、张光年、丁玲、魏巍、袁鹰、李瑛、浩然、张志民、彭定安、王向峰、李仲元、阿红、解明等一连串良师益友名字时,加重语气说,回首我的成长历程,得益于诸多良师益友的真诚引领与热情帮助。
尊师重友堪楷模(25)
一一胡世宗先生如此对待良师益友
魂牵梦绕“东方第一哨”
写在前面:
胡世宗的良师益友包括许多著名的文化界名人,他们通过作品和交往对胡世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次,胡世宗与我聊天,充满感恩情怀提到刘白羽、臧克家、艾青、贺敬之、张光年、丁玲、魏巍、袁鹰、李瑛、浩然、张志民、彭定安、王向峰、李仲元、阿红、解明等一连串良师益友名字时,加重语气说,回首我的成长历程,得益于诸多良师益友的真诚引领与热情帮助。
“良师益友助力我成长”,先生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在赞同他此观点的同时,想到问题的另一面:胡世宗如此对待良师益友。
我不清楚当今中国文坛有多少位巨匠名家精英,也无从统计。可我知道这样一组数据:胡世宗先生仅收到赠书的友人就有814位,共1984本书。这中间有良师,有益友,有的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胡世宗尊师重友是出了名的,与良师益友交往,时间长的超过半个世纪,短的也有一二十年。胡世宗不仅用心动情与他们沟通往来,还曾经撰写50多位诗人的生平历程,性格特点,创作风格,生活情趣,精神风貌……著有《当代诗人剪影》《当代诗人剪影•续集》《人生与诗》。
多年来,胡世宗与众多师友通信累计数十万字。他将这些珍藏书信,全部捐赠给沈阳市档案馆。沈阳市档案馆和辽海出版社联手出版了《胡世宗捐赠珍藏书信集》,他为书信集写的附言就有50万字。
透过这组数字,我深切感受到了胡世宗先生尊师重友的程度,他善于交往良师益友,善于从良师益友身上汲取营养,善于学习和发扬良师益友的好思想,好作风。如今的他,早已经成为许多人公认的良师益友。
无论在军界,还是在地方,也不管是小范围朋友闲聊,还是放大的朋友圈交谈,只要唠起胡世宗先生,大家都会肃然起敬,说他是尊师重友的楷模,尤其是他的平易近人,宽以待人,乐于助人更是赢得交口称赞。
我在与胡世宗先生长期相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他有太多太多的优长值得学习。每次来往,每次交流,每次见闻,都深受感动与教益。
从3月25日开始,我以《尊师重友堪楷模一一胡世宗先生如此对待良师益友》为题,将连续发布胡世宗尊师重友的故事。由于受多种条件所限,这些小文仅仅是胡世宗先生尊师重友的“冰山一角”,每一篇也只是一个侧面,难免挂一漏万。但是,把这些汇集起来,我们完全可以从中看到胡世宗先生是怎么样尊师重友的。
今天,与亲友们分享 《尊师重友堪楷模》
第二十五篇:《魂牵梦绕“东方第一哨”》
注:文中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2025年4月18日
尊师重友堪楷模(25)
一一胡世宗先生如此对待良师益友
魂牵梦绕“东方第一哨”
每个人在生活的经历中,去过的地方多了,总会有铭记于心,魂牵梦绕,挥之不去,呼之欲出的美好记忆。
尽管我知道胡世宗曾经两走长征路,到过44个边防哨所,72岁的他和夫人王惠娟历经86天,乘邮轮环球游,沿途到过18个国家……
可是,如果叫起真来,我确实很难准确说出胡世宗先生到了国内外多少个地方。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他内心深处,铭刻一个既心驰神往,又终生难忘的地方,这就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中俄边境的“东方第一哨”。
胡世宗先生对“东方第一哨”魂牵梦绕的背后,是深深的、浓浓的战友情,是他对边防官兵、哨所战友的牵挂。在这里,他曾经登上高高的铁架子瞭望塔替战士站岗;在这里,他以文化工作者的情怀,领略祖国辽阔河山与战士肩负重任;在这里,他创作了经典歌词《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歌唱遍大江南北,响彻万里山河……
“东方第一哨”这个神圣的地方,不仅给了胡世宗创作的灵感,情感的冲动,留下经典诗篇,还给了他崇高的荣誉,官兵赠送他的那面鲜红国旗,给了他不忘初心的激励,砥砺前行的鞭策和永不止步的力量。
胡世宗热爱祖国北疆的沃土,熟悉这里的哨所,挂念执勤的官兵。他手头至今保存着,当年哨长后担任指导员的孙远征,举行婚礼时播放“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歌的视频;这里留下过他9次采访的足迹,站岗、慰问、亲身体验官兵生活的身影…
胡世宗牵挂“东方第一哨”的官兵,哨所的官兵也一直想念他,感谢他。感谢《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诗,写出了边防战士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感谢这首诗鼓舞激励哨所一茬又一茬的官兵锻炼成长,感谢这首诗让在哨位执行任务的士兵和离开这里、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官兵,时刻不忘把太阳迎进祖国的神圣情景,时刻把祖国装在心中,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唠起“东方第一哨”,80高龄的胡世宗兴奋不已:这是我梦绕魂牵的那个哨所。2023年7月,我女儿胡海英和女婿段承钧自驾车边防行,我叮嘱他们一定代我访问“东方第一哨”,看看我想念的战友们,看看那里的新变化。他们去了,代我拍照了好多照片。
“东方第一哨”的上属领导机关,因为《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歌的创作,为我颁赠了一面五星红旗。这面国旗是“东方第一哨”每天升起在旗杆上端,飘扬在国境线上的,旗面上曾有边界上的风雨和边防战士的手印和最忠诚的目光……
我深感这礼物的尊贵和厚重!我被边防部队这样的决定而万分感动!我的女儿胡海英和女婿段承钧代我接受了这份厚礼。边防部队领导李光宪、杜迎春与相关负责人肖志超、刘金星亲自关注和安排这件事,肖志超和第一哨哨长刘洋郑重地把这面国旗交到我女儿和女婿手上,请他们带给我。我看着这张颁赠国旗仪式的照片,眼里蕴满了泪水!这是边防部队和“东方第一哨”给我的最高奖赏!这是我数十载身穿军装最大的幸运,这是我心系边防为兵歌唱的终生荣光!
今年2月16日,胡世宗先生在《解放军报》发表一篇散文:《珍贵的新春礼物》,他说,新春伊始,央视编导给我发来了在东极界碑前,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师生与驻地官兵一起迎着红日升起国旗,共同演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视频。让我特别高兴和感动的是,春节前,我还收到了东极哨所寄来的一封信。连队干部李政轩以“东极哨所全体官兵”的名义执笔写的这封信。信中写道:不瞒您说,您写出《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故事经过,一直流传在我们东极哨所的一茬茬官兵中。还记得我任职的那天清晨,当军车行驶在乌苏大桥上时,霞光满天,远处高山后的红日喷薄欲出,“我把太阳迎进祖国”的荣誉感激荡在我内心深处。那一刻,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您创作这首脍炙人口佳作时的磅礴笔力与纯粹情感。
多年来,我们知道您惦念着边防官兵,特别是在东极哨所的我们,因而在这里,我也向您欣喜地汇报。
上级党委对我们东极哨所官兵的生活保障十分重视,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如今,我们入住的第三代营房宽敞明亮,取暖用上了可以定时的电锅炉,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智慧边防建设成果丰硕,我们配备了新式巡逻车、无人机,鹰眼全景系统让辖区无死角,管边控边能力变得更强了。
虽然东极哨所的各方面保障都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黑瞎子岛的冬季严寒依旧,每次站岗执勤回来,战士们的面罩上都是厚厚的雪霜。心怀“东极卫士”精神的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这里也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接续奋斗,完成好我们的使命任务……
胡世宗说,啊!我流泪了!当我读了这封“纸短情长”的信,当我看到哨所全体官兵的合影,我不能不流泪!他们手上捧着我年前快递去的新作《延伸,我们的路》《刘胡兰》、文化短衫和日历。我用放大镜在一张张面庞上缓缓挪过、深情凝视……祖国北部边防守卫者——这些战友们英俊的形象、亲切的面容展现在我眼前,高高挺立在我心上!
我看到战友们的合影就在营区的大楼门前。门前那副对联令我动容,上联是“铸军魂忠诚于党守国门”,下联是“戍东极代表祖国迎太阳”。
几十年来,我曾多次奔赴祖国的边防线,黄海渔村、南海西沙、北极漠河,去得特别多的是东极哨所,总共不下10次。我与守卫在那里的官兵结下了深厚长久的友谊。
胡世宗先生在《珍贵的新春礼物》结尾中写道:“我和边防的战友们心连心,就保证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永不衰减,创作的激情永不弱化。我在他们中间,就会有无穷的生活源泉,就会有笔耕的永恒动力。”这段话既是本文的思想升华,又是胡世宗和文学爱好者的倾心交流,更是从一个侧面注释他倡导“三个不衰减”的动力与源泉。这种理性思考,是个人总结的有益收获,更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精神财富。
2月17日,胡世宗在发布中国作家网转发《解放军报》发表他的散文时,写下了极具感染力洞察力说服力的一句话:“一个作家要与生活、与主要写作对象保持亲密的血肉联系”。
这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之谈,更是引人深思的思想交谈。读到此,我深切感受到了胡世宗先生文学创作的“窍门”。联想到胡世宗先生漫长的创作生涯和丰硕的创作成果,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他能立足文坛60多年,至今创作77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为什么他能坚持书写雷锋60年,为什么他能发扬长征精神开启新时代的文学长征……
胡世宗先生对哨所官兵的友情,绝不局限在某个人,而是一个优秀的整体,是手持钢枪把太阳迎进祖国,向太阳致以军礼,请它也带上光和热的子弟兵。归根结底,这份情系边防思念哨所挂念哨兵的感情,是对光照万里山河伟大祖国的忠诚。
附:胡世宗的《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在祖国边防最东端的角落
耸立着我们小小的哨所
每当星星月亮悄悄的隐没
那是我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太阳把光热洒给万里山河
我持枪向太阳致以军礼
请它也带上我的光我的热
无论风雪弥漫还是大雨滂沱
朝阳也照样升起在我的心窝
就在这个时刻决不会错
太阳肯定从我头上走过
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太阳把光热洒给万里山河
我持枪向太阳致以军礼
请它也带上我的光我的热
请它也带上我的光我的热
来源:乐观的润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