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知道半导体行业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行业,但同时也是个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行业。在周期的属性上,和我们熟知的煤炭钢铁一样,都受行业周期的影响。
我们知道半导体行业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行业,但同时也是个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行业。在周期的属性上,和我们熟知的煤炭钢铁一样,都受行业周期的影响。
在行业的上升周期,需求旺盛,产能不足,导致芯片价格大幅上涨,各公司盈利普遍增加,股价持续上升。而在行业的下行周期,所有的表现就反过来了。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一定要识别当前行业所在的周期,以便为自己的投资做指导。在行业的低谷和上升周期时,可以持有相关的标的甚至etf,但行业一旦进入下行趋势,则要避免持有相关的资产。
以下是deepseek关于半导体周期的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基本特征
半导体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通常由技术迭代、市场需求波动、库存调整和产能扩张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根据历史数据和研究机构的分析,其周期性特征如下:
1. 周期长度:
- 一般周期:通常为 4-5年,其中上行周期约2-3年,下行周期约1-1.5年。
- 长周期(8-10年):由新兴技术推动需求升级(如AI、5G等)主导,推动行业规模跃升。
- 中短周期:中周期(4-6年)与产能扩张相关,短周期(3-5个季度)则与库存调整相关。
2. 阶段划分:
- 完整周期包括 :去库存、温和复苏、高速增长、增速趋缓,四个阶段。
- 另一种划分方式为 扩张(上行)、过热(顶点)、调整(下行)、复苏(底部)。
二、历史上的半导体周期
过去十年(2015-2024年)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三个主要周期,并受到“黑天鹅”事件和新技术突破的影响:
1. 第一周期(2015-2018年):
- 驱动因素:存储芯片(DRAM、NAND)需求激增,PC/通信终端贡献主要需求,汽车电子快速增长。
- 关键数据:2017年存储芯片销售额增长61.5%,2018年全球出货量突破1万亿颗。
2. 第二周期(2019-2022年上半年):
- 关键事件:地缘贸易摩擦和口罩事件导致2019年销售额大幅下滑,2021年因“缺芯潮”销售额激增26.2%,突破5000亿美元。
- 特点:2021年汽车芯片需求同比增长34.3%,模拟芯片增长33.1%。
3. 第三周期(2022年下半年-2024年):
- 驱动与挑战:通胀、供应链中断导致需求波动,2023年下半年生成式AI成为“黑马”,拉动存储芯片(HBM)和算力芯片需求。
- 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6276亿美元(同比+19.1%),DRAM销售额激增82.6%。
三、当前半导体周期阶段(截至2025年4月)
根据最新行业分析和预测,当前半导体行业处于复苏上行阶段,并可能在2025年迎来多周期共振:
1. 复苏信号:
- 需求回升:AI应用(如AI手机、AIPC、自动驾驶)和汽车电子需求持续增长,带动芯片需求。
- 库存调整:2024年库存消化基本完成,渠道库存处于低位,补库需求逐步释放。
- 产能利用率提升:先进制程(如3nm/2nm)产能满载,晶圆代工厂利用率回升。
2. 未来展望:
- 2025年关键驱动:生成式AI终端应用爆发(如AI游戏、AI教育)、HBM需求激增、国产替代加速。预计2025年全球销售额达6972亿美元(同比+11.2%)。
- 风险因素:地缘事件冲突、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库存去化缓慢等。
总结
- 周期规律:半导体行业以4-5年为主周期,叠加长周期技术变革影响。
- 历史周期:过去十年经历三轮周期,受存储芯片、疫情、AI等技术/事件驱动。
- 当前阶段:2025年处于 复苏上行期,AI应用与国产替代为核心驱动力,需关注供需平衡与技术突破风险。
来源:爱娃爱健身的灵犀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