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曾经靠古偶甜宠剧走红的白鹿,如今竟以一套黑色西装的造型,被全网封为“体制内女友风”代言人?研讨会上,她正襟危坐、发言时眼泛泪光却保持微笑的“体制内式克制”,甚至让同场的欧豪被调侃成“随行秘书”。更魔幻的是,这套造型直接带火某国货西装品牌,销量暴涨30
谁能想到,曾经靠古偶甜宠剧走红的白鹿,如今竟以一套黑色西装的造型,被全网封为“体制内女友风”代言人?研讨会上,她正襟危坐、发言时眼泛泪光却保持微笑的“体制内式克制”,甚至让同场的欧豪被调侃成“随行秘书”。更魔幻的是,这套造型直接带火某国货西装品牌,销量暴涨300%,评论区清一色“考编战袍”“面试必入”。
白鹿的“体制内美学”看似偶然,实则是精准的“人设爆破”。为演好《北上》里的基层干部夏凤华,她深夜研读《新闻联播》、模仿新闻发言人翻页手势,甚至主动晒黑皮肤、戴牙套体验生活,被导演称为“毁容式敬业”。网友考古发现,她早在2020年的私服就暗藏“政务大厅友好型”收腰设计,2022年的针织裙造型更被地方政府公众号转发为“公务员冬季穿搭指南”。这哪是演员?分明是“体制内时尚教母”!
然而,当白鹿的“体制内风”被捧上神坛,背后的工业链也浮出水面。某MCN机构火速推出“政务达人速成班”,影视基地开设“体制内场景体验馆”,连教育部都拟将“公文写作”纳入艺考必修课。更讽刺的是,某选角平台数据显示,“体制内角色”搜索量激增180%,但真正有相关阅历的演员储备不足30%——毕竟,谁会在简历里写“精通红头文件格式”?
这场狂欢暴露了内娱的“角色通胀”:当“霸道总裁”过时,“高干文女主”就成了新硬通货。白鹿的西装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它精准踩中了当代年轻人的“体制内崇拜”——既渴望西装笔挺的权威感,又迷恋珍珠耳钉的“亲和力伪装”。但问题来了:当演员靠“形似”收割流量,谁还在乎“神似”?某编剧工作室已测试“AI干部形象生成系统”,未来或许连白鹿都要和机器人争角色。
最荒诞的是,《北上》本是一部讲述运河儿女奋斗的正剧,如今讨论度最高的却是“白鹿的西装能不能适配政务大厅”。研讨会上,她深情剖析角色“如运河般奔涌的坚韧”,而网友只记住了“金丝眼镜好欲”。这像极了剧中那句被白鹿引用却无人细品的台词:“时代的浪潮最终在每个人身上留下印记”——只不过,现在的“印记”是淘宝同款链接。
或许,白鹿本人并无过错。错的是这个急于贴标签的流量时代:一部豆瓣8.3分的作品,最终被简化为“体制内女友”的穿搭教学。当“考编热”遇上“明星带货”,连《人民日报》的夸赞“以形塑神”都成了营销话术。下次若有人问“什么是运河精神”,建议直接回复:“亲,这款西装月销5万+,支持七天无理由哦。”
来源:流星鱼遨游